第144章异想天开欲报官(一)

加入书签


  孙小妮听了大为高兴,她孤身一人嫁到异乡作为童养媳,平日里举目无亲,孤零零的在异乡生活。

  虽说公婆和小丈夫对她极好,让她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爱护。

  可毕竟还是感到孤单无依,又没有强势的娘家人当后台撑腰,受到一些委屈也不敢说出来,更不敢去抗争。

  她看到外面的年轻人正是自己的亲弟弟,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便打开房门走了出去,泪流满面的望着孙全。

  直到孙全跑到她身边仔细打量一番,才抽泣着说道:“姐姐,你比以前胖了,也比以前高多了,只是模样没改变多少,和娘亲长得极相像。”

  “哇”的一声响起,孙小妮紧抱着弟弟嚎啕大哭起来,即有思念也有委屈,更多的是喜逢亲人后的悲喜交加。

  等到姐弟俩情绪稳定之后,孙山才和方威走过来与孙小妮相见叙话。

  对于方威孙小妮没有什么印象,听说了方威的父母是谁时,才恍然大悟起来。

  “原来是威表弟,多年不见成大人了?你成家了没有?姑父姑母可安好?”

  见到孙山后,孙小妮明显还依稀记得他的少时模样,又知道孙山与弟弟的关系甚好,便大笑着和孙山开玩笑。

  “你是山弟,之前经常跟全弟玩耍,后来上了蒙学,便像个小大人似的,一改小时候的调皮样。模样儿也没多大改变,还是那样俊俏好看。”

  几个人光顾着叙旧闲聊,哪里会想到对郑贵夫妇讲孙山考上什么功名。

  普通老百姓也没人懂这些,都以为孙山是个平常的读书人,否则岂会对他们执礼甚恭,还主动以晚辈礼节拜见他们。

  郑玉听到村民的传闻后,立刻返回家中和孙山三人相见,还关心的劝说孙小妮不必太激动,要注意身体等言语。

  看到郑玉时,不光方威和孙山愣住了,连孙全也跟着愣住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年已二十多岁的姐姐,竟然嫁给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而且看郑玉对姐姐的真心关切,他们两个人的感情还是极不错的,比一般已婚的青年男女还要恩爱许多。

  孙山两世为人可谓经验丰富,也看不透这样的童养媳婚姻,是否存在着真实的爱情,还是一起长大的过程中,双方积存的友情占居上风?

  可看到孙小妮和郑玉情投意合爱意绵绵的模样,孙山只能衷心的祝福他们婚姻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他们三个人只好捏着鼻子,抢先向郑玉施礼问好,郑玉已知晓三人的身份,很自然的受了半礼,并立即回礼问好。

  那在县城租赁来的牛车已卸完东西,车夫接过车钱后,匆匆告别离去,现在天色尚早,他要急着去集镇上,看能否再做一份生意。

  郑三爷在家中听到外面的喧嚣声,正要出门察看情况。

  郑家老大急匆匆的慌忙赶了过来,一进门便开口埋怨郑三爷。

  “爹爹,您不该故意难为郑贵,咱们这一次惹大麻烦了。郑贵家的儿媳妇孙氏娘家来人了,还带来了一车贵重的礼物,最少也得值六七两银子。”

  他脸上流露出一丝畏惧及一丝后悔之色,语气哆嗦着向父亲诉说。

  “爹爹,那为首的年轻人自称为孙山,身穿一袭襕衫,应该是个秀才公吧?爹爹,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郑三爷听了大为震惊,郑贵家的具体情况,他早已甚为熟悉,况且是本族同宗,郑贵的一切他都了若指掌。

  那孙小妮是个沂水县的贫困平民之女,哪里来的有功名的娘家人?

  他们孙氏一族的人不挨饿便是美事,还有钱供养子孙上蒙学考科举吗?

  看到大儿子一脸惶恐不安的神色,他知道已指望不上大儿子了,便厉声让郑老大去叫大儿媳回家问话。

  果然女人都爱说闲话侃聊,乡下人家又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郑三爷很快从大儿媳的叙述中发现一个问题。

  郑贵又从集镇上偶遇到孙山三人,且没有人知晓孙山到底是何功名?连郑贵一家人都不知晓,两个身穿农人衣衫的年轻人,分别称呼孙山为表兄或山弟。

  这不由得让郑三爷有些意想天开:′这也有些太巧了吧?莫不是郑贵为了堵自己的嘴巴,从集镇上雇佣来的骗子,前来忽悠自己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