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艰难百战多-第2/2页

加入书签
  战役的结果,出乎曹操的意料,出乎夏侯惇的意料,也出乎刘备的意料,徐庶则是成竹在胸。

  刘备真正体会到了军是的重要性,他对徐庶更加倍尊重和爱惜了。

  天有不测风云,曹操也在分析这次战败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徐庶的重要性。

  天下良才,必为我用。

  为了达到目的,曹操从来是不择手段的。

  徐庶是有名的孝子,曹操就把徐庶的母亲接到曹营,要挟徐庶,逼其就范。

  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转告水镜先生的观点,“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

  众所周知,卧龙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

  刘备失去了带他进入新玩法的第一位军师,同时也得到了关于诸葛亮的重要信息,为“三顾茅庐”,请出“鞠躬尽瘁”的顶流军师诸葛亮埋下了伏笔。

  刘备投奔刘表后,在新野苦心经营,坚守七年,度过了四十六岁到五十三岁的宝贵时光。

  这段年龄,对那个时代的人已经不算年轻了,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坚韧的精神,坚持下来是无法想象的。

  身后有曹操数十万大军的追击,刘备没有放弃新野的百姓,坚持带他们一起走,这是刘备仁德的表现。

  反过来说,新野的百姓也没有抛弃刘备,他们舍不得离开他。

  毕竟,曹操追杀的是刘备,不是新野的百姓。刘备在新野百姓心目中的印象是多么难得的崇高啊。

  得民心者得天下,也许这就是刘备能够从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最后得以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根本原因吧。

  刘备的宽厚仁慈,知人善用,坚韧不屈,为他一生的奋斗理想写下了最好的注解。

  后世之所以很多文学作品明显“扬刘抑曹”也跟刘备的个人魅力有关。

  不是曹操太坏了,而是刘备太好了。

  刘备的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使蜀汉在三分天下中获得了一席之地。但是他们能力的上限也决定了蜀汉最终在三大势力中第一个退出历史舞台。

  刘备,从起兵征讨黄巾开始,一直到白帝城托孤辞世,一生征战,戎马倥偬,负多胜少。虽然打造了一支实力可观的的军队,也最终为建立自己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但他一生所取得的成果跟他的付出相比,还是遗憾多多。

  刘备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悲催的一生。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