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凤凰谷 第十一话 诸侯割据-第3/4页

加入书签
  郑国内讧,许多优秀的将领因萧辅成一事连累而被诛杀,能带兵的好将领已寥寥无几。联军的装备和人数也远超郑军,战斗才一打响,郑军便溃不成军,而且有很多士兵倒戈,纷纷投入到七国联军的麾下。联军攻城略地,势如破竹,高奏凯歌。

  几个月后,四支队伍顺利在长安城外汇合了,兵临城下。七国早就在京城里安插了无数内应,大军全部抵达后,内应打开了城门,放联军进入。联军轻松攻入长安,冲入皇宫。郑王吴韬早就收拾好东西逃走了,最终下落不明。

  郑国战败,这场倚强凌弱的战争宣告结束。如何瓜分郑国的土地成为了战后的头等大事。七国各自派出了使团前往长安进行谈判。联军各自留下一部分士兵维持京城秩序,大部队人马则撤回了自己的封地,驻扎在各自的国境边缘处。

  这场谈判可谓是旷日持久,因为大家都想实现自己所追求的利益。

  一年后,在秦国誉王的主持下,谈判终于有了结果。七国共同签订了《长安之盟》。

  秦国只要长安城。其他六国瓜分原大唐一部分的土地,确定各自的版图,并约定各国之间,版图内的土地暂时停战,休养生息。原大唐还有大部分土地的归属权不作决定,由六国各凭本事,谁能抢到就是谁的,这些土地基本都处在两国边境之间或三国交界处。

  这个盟约的签订代表了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暂时得到了控制。但是各国版图内和版图外的地方却是两个极端。版图内的地方一片欣欣向荣,没有战争,版图外的地方却是六国拼命要争抢的,今天是这个诸侯国占领,明天也许就易主了。尽管如此,各国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战火没有席卷全国,只有边境战争不断,因此表面上看起来这是相对和平的时期。

  岳寒对七国中的秦国特别感兴趣,因为他注意到秦国的第一代诸侯王是凤一鸣。大唐王朝的建立,凤家功不可没,并且在唐朝五百多年的统治中,凤家的人一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是这个“秦国”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国”名称一样。最重要的是,少谷主说过这个聚灵阵是秦国第一任秦王所布置,这样看来这个皇家禁地就是出自凤一鸣的手笔了。

  穆武帝起兵统一天下,凤一鸣一直追随在他左右。据史书所记载,穆武帝是秦国的太子。凤一鸣是秦国驸马之子,是穆武帝的表弟。穆凤二人从小一起长大,形影不离,感情比亲兄弟还深厚。

  凤一鸣是个倾国倾城的美男子,他文韬武略,既能稳坐军中为武帝出谋划策,也能披挂上战场杀敌。他是有名的常胜将军,战无不胜,为天下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不败战神。

  唐朝建立后,武帝奖励有功之臣,封了七名诸侯并奖励封地给他们,其他功臣也得到了官职和奖励。凤一鸣得到的那块封地,正是武帝和凤一鸣原来的国家,秦国。那七个诸侯,除凤一鸣外,其他六人都陆续离开京城去了各自的封地。凤一鸣被封为大唐丞相,留在京城管理朝政。凤一鸣的养子云念之被武帝封为上卿,奔赴秦国代替凤一鸣暂时管理秦国。

  后来,天下初定,武帝政权稳定,凤一鸣辞了大唐丞相之职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成为了第一任秦王。凤一鸣的儿子没有随他一起回秦国,而是留在京城,成为了武帝的第二任丞相,权倾朝野。

  秦国是七个诸侯国当中封地面积最大的,物产也是最丰富的,而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凤一鸣回去后,把所有大权都抓回了手中,云念之则退居二线,从旁协助。凤一鸣展开了一系列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行动,例如开发地利、造田营舍、建邑筑城、农商并重、奖励耕织、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等。秦国国力迅速发展壮大,经济发展快速,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富足的国家,连宗主国大唐都望尘莫及。

  大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力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迎来了极盛的“天元盛世”。耐人寻味的是,五百多年来,大唐的丞相一职一直由凤家的人担任,从未换过其他姓氏的人。其他官员如流水一般换了一拨又一拨,唯独凤家如铁打的一般,雷打不动的占据着丞相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