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4 劝接纳力谏太子

加入书签


  武媚娘内心甚是吃味,也感觉很奇怪:“能知道他们名字就不错了,怎么亦玺也会对他们有推崇倍至的意思呢?难道他也察觉出来了什么端睨?”

  武媚娘以为自己听错了,继续看向那两个人,越看越觉得自己跟他们对眼有缘,也突然心念一动,起了想接纳的心思!

  “将来老皇帝死了,我要被逼迫幽禁感业寺剃度为尼,之前太上皇死的时候就有先例,那些没有后嗣的嫔妃不是殉葬就是入寺为尼,根本就没有第二条活路,”武媚娘突然如是想着。

  “到时候我要摆脱困境,总要一些帮手,毕竟稚奴能帮我的有限,他有那么多束缚和事务,哪能事事顾及我,而且他如果一朝变心,抛弃了我,我还能依靠谁?总要做最坏的打算,多预备两手后手。我还是自己预先多找两个帮手,这两个家伙恐怕就是极好的人选,我心里总有些预感。”

  “也不过如此!”正在武媚娘内心颇多自我计较时,李治又开口了,每个字都像是从鼻孔中哼哼出来的一样。

  “诶?”武媚娘觉得自己的猜测越发靠谱了。

  “你还看着他们做什么,走走走……我们索性快点赶去高阳的公主府中……”李治看武媚娘一直在盯着那两个的身影,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其实,那两个,什么…许敬宗和李义府,正如亦玺所说,都没有时下左右朝局的关陇门阀集团的背景。”

  偏武媚娘还要火上浇油:“可以预见,你将来登基要揽权,最大的对手会是以你舅舅为首的关陇门阀集团对朝局的控制垄断,到时候,总得要有得力亲信帮手来制约平衡关陇门阀的,你仔细想想,现在拉拢他们并不会有错……”

  “现在一切都有父皇作主,他自会给我安排好一切,孤哪要操今后那么多的心,那些都还太遥远了吧?”

  李治这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他堂堂皇太子将来要继承大统,怎么能凡事都依赖父皇作主和安排,倘若父皇哪一天真的殡天了,那还能依赖谁?

  当然,李世民为了让李治将来接替自己继任大统,也是一直以来煞费苦心,不遗余力的对他进行帮扶,扫平一切障碍。

  当初,在李治刚刚册立太子时,为了让他尽快站稳脚跟,李世民首先就将前太子李承乾东宫的一干老师都官复原职,继续替他看护李治。

  还派马周、刘洎去东宫辅佐,之后又将岑文本升为中书令,试图把四子李泰的精英人马都整合过来给他李治。

  除了国内朝臣的安置外,李世民还将以武力扫除外邦威胁提上了议程,以便李治日后上位后,能够面对一个相对单纯的国际环境。

  此外,李世民为了让李治尽快熟悉政务,他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把李治拴在裤腰带上,每天勤奋上朝,让李治在旁观摩。

  时不时还让李治判决庶政,或参议兵事,以得到实际的政治锻炼。

  以前,李治在两仪殿旁观政事,下朝后还可以到宫里头溜达一圈,自当太子之后可都不行了……

  李治自当太子起,每天四更就得起身,从东宫的通训门进入太极宫,过虔化门后,然后就得匆匆赶去两仪殿,让李世民给他开小灶了……

  ……

  正是有李世民对他深深的舔犊情深,凡事无巨细,都替他安排得妥妥贴贴,打理得井井有条。

  所以他才认为一切都有父皇做主,自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专心当好自己的“安乐”太子就好了。

  哪里还想过自己登基后的打算,并为将来筹备要去结纳拉拢臣下和僚属,所以才有之上的不以为意,认为多此一举。

  而武媚娘也没想到李治会蹦出这么一句话来,一时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太子殿下还是不要托大,下官就比较看好这二人,”李亦玺神情凝重,大有深意的劝诫李治道。

  “作为高高在上的君主,要懂得权力制衡之道,如果某一人或某一个势力集团在朝堂中一家独大,势必要功高震主,这就需要提携另一方的人来平衡之,互相制肘,你才能坐稳那把龙椅,像李义府和许敬宗他们原本受到关陇门阀的排挤和打压,可以成为你将来亲政揽权的筹码。俗话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您还是要将目光放长远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