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卓然

加入书签


  1990年的夏天之二

  “滚地龙”虽然在当时属于近郊,但属于近郊里的老区,人口密度很大,纵横交错的小巷上遍布南货店、布店和各式夫妻老婆店,也有学校、邮局和医院,表姐和苏卓然就在这里的一家初级中学读书。这里除了缺少大型百货商店外,通向市中心的公交车也比较少。

  区晓华和表哥、表姐是一路小跑到滚地龙的。苏卓然的家在滚地龙的深巷中,周围遍布了类似的老房子,那种房子大多为两至三层的简房,砖瓦结构,由于年代较久,且当地房管所几十年没有大修,一有大风大雨两楼以上的住户屋顶就开始漏水,很多人家都是在窗下或屋子里摆着脸盆接着从斜顶屋檐急速滴下的雨滴,而一楼的人家又因为地势低,不停地拿着大大小小的脸盆等往屋外泼水。也许真是因为现在种向日葵的人家少了的缘故,滚地龙地区的雨似乎总比其他地区要多,一到黄霉天或夏季,这里就象是灾区,满地积水,大人小孩都卷着裤腿趟着水赶着上班、上学。

  苏卓然的家算是滚地龙里住房条件比较好的,一个门栋只有两户人家,和姨妈家一样,也住楼上,而且楼上有三间屋子。虽然有漏水的苦恼,但相比楼下人家的积水已好很多,况且楼下只有一对阿公阿婆住着,楼上是她家三口,相对很清静。

  表哥表姐带着区晓华摸索着来到苏卓然家的后院,虽然是白天,可因为天气炎热,居民大多都躲在家里避暑,门窗都大开着,随处传来风扇嘎吱的声响。滚地龙的住宅格局和市区的老房子不太一样,房子与房子的间距比市中心的宽很多,而且朝南底楼都有个很小的院子,一般几家一个门洞的居民合用来晒衣服,院子东西方向长,南北间隔很窄,所以看上去房子也象是贴着街面。

  苏卓然家的小院子斜对面正好是个弄堂口,光照很好,底楼的小院子里种了很多向日葵,听姨妈说,这些向日葵都是苏卓然的母亲和她一起种的,自苏卓然出生那年起,她母亲就开始在院子里种向日葵,说是让小龙王保佑苏卓然,如今这几颗向日葵的年纪都和苏卓然一般大了。

  苏卓然三岁时,生父遇车祸过世了,留下母亲和她两个。水厂工作的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由于水厂旱涝保收,收入稳定,苏卓然母亲不用担心家里的日常开销,在苏卓然刚出身的几年里,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舒坦,是滚地龙里人人羡慕的对象。可好日子不长,一次意外的车祸夺走了苏卓然父亲的生命,对于苏卓然母亲来说这样的打击是无法承受的,两家老人虽然健在,但都无力照料母女俩,苏卓然母亲在纺织厂工作,每日要倒班次,只能一个人带着苏卓然上下班,白天把苏卓然放在厂里的幼儿园,晚上下了班接了回去,这个和R市大多数双职工差不多。

  如此过了半年。这半年里厂里很多男同事都主动帮苏卓然母亲做家务活,一时间滚地龙里满城风雨,说是苏卓然母亲好生了得,一个人谈了好多男友,也有看不惯的,说她生性扬花,老公刚死就在外面找男人,议论的人越来越多,她母亲也不在乎,照样接受男同事的帮助。于是流言蜚语越传越厉害,越说越离谱,有个说法更是得到了当地主妇们的一致认可,说是她老公是被她克死的,而死因也很离奇,是她母亲事先在外面招惹了男人,她父亲发现后被活活气死的。半年前,她母亲终究还是改嫁了,嫁给了和他一个厂的一个鳏夫。

  三个人悄悄潜伏到苏卓然底楼院子外围的墙角,抬头能看见二楼苏卓然家的四扇大木板窗。表哥偷偷钻进院子,摸到两家合用的厨房,没见苏卓然母亲,又跑回来向巷子口的小店走去,边走边回头向区晓华使了个眼色。按照商量好的计划,区晓华扯开嗓子喊了起来,“小剑哥哥,小琴姐姐要吃绿豆棒冰,不要红豆的。”

  表哥假装没听见,回答道,“要什么?张琴要什么?”

  “要绿豆棒冰,小剑哥哥。”区晓华的喊声足可以让整条巷子都听见。

  “知道了。”表哥没挪身子,眼睛直盯着苏卓然家开着的窗户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