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兵伐西夏-第2/3页

加入书签
  “此子名不见经传,也能阻我三十万大军?”夏太宗脸色阴沉,双拳击案,茶水溅湿袍袖。

  张元,乃宋朝落第秀才,诗写得不错,因怀才不遇,便投靠西夏助纣为虐。

  “此人乃杨业六子,初出茅庐,主镇幽燕北方,故称为杨六郎。”张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回道。

  “嗯,又是杨业。”夏太宗气哼哼道,“朕垂涎大宋的富庶已久,传旨给野利旺荣,要他不计一切代价,攻陷东京,二十万援军随后就到,拿不下太原府,提头来见!”

  “遵旨!”

  这几年,大宋皇帝赵匡义忙于血洗政治对手,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屠杀陷害弟侄等至亲之人。

  而南宋一心谋求发展,也未动刀枪,这使西夏赢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快速野蛮生长壮大。

  西夏国正值兵强马壮之际,朝廷上下,难免自我膨胀,全都野心勃勃,想率先对大宋发起进攻,为西夏谋取利益。

  另外宋朝前太师潘仁美及几位重臣,和西夏在暗中时常勾搭连环。一旦西夏出兵,潘仁美这个叛徒就会中相助。

  何况,似乎天助西夏,冥冥中派来了无敌的天竺人。

  所以夏太宗他不计后果,派西夏大将野利旺荣挂帅犯宋,以求速胜。

  大将军张浦出列奏道:“禀圣上,南宋大军入侵我朝,一路高歌猛进,亟需增援!”

  “南宋吃亏不够,就让他来好啦!”夏太宗不屑道,拿起案上摆放的一块手帕大小的绢布,擦了一下袖子上的水珠,“天竺人正在赶来的路上,让他们先高兴几天,乐极生悲,众卿等着看笑话就是了。”

  “圣上,”张浦面露难色,咬了咬牙,奏道,“臣闻听天竺内讧,宫廷失和,纷争不断,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受局势影响,阿散将军的火枪军,也被各种人为因素掣肘羁绊,能否如期抵达,令人忧虑,这是其一。”

  “嗯?……好,你继续往下说!”夏太宗有些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

  “其二,天竺人有功于我西夏,万人目睹,这是事实。只是……只是……”

  “有话就说,何须吞吞吐吐,你还有没有一点军人的样子?”感觉他要戳中人人都知而不言的痛点,夏太宗不悦,催促道。

  “只是,那些天竺人,恃功倨傲,在我兴庆府欺男霸女,胡作非为,引起百姓不满,就连末将的小妾也被阿散凌辱,悬梁……”

  “咳咳!”

  夏太宗故意干咳了几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此事朕已知晓,朕意已决,此次利用天竺人将南宋大军赶尽杀绝后,定会替你讨还公道,将军务以朝廷大局为念,暂忍一时。”

  “是!”

  张浦施礼回列,嘴上毕恭毕敬应承。

  他却腹中暗咒:呸!你这个缩头乌龟,混账王八蛋,你自己的爱妃野利金珍遭阿散祸害,尚不敢出头露面,只得忍痛割爱,下旨将爱妃赐予阿散,还好意思说替别人讨回公道?你他娘的日哄鬼去吧!

  夏太宗同样腹黑:张浦小儿,你给朕等着,金殿之上,你以失妾之痛,揭我丧妃之伤,是何居心?走着瞧!

  君臣失和,若非战事频仍,值用人之际,夏太宗定会罗织个莫须有的罪名,使之丢官弃爵,锒铛入狱。

  一时图口舌之快,逞匹夫之能,揭帝王之短,夏太宗能不惦记着你吗?

  因此,西夏王朝众臣,苦阿散久矣,竟无人敢在朝上提及。

  这一日,赵楠率军攻打到贺兰山的三关口,此关自古即为阿拉善高原进入塞上江南的重要通道。

  贺兰山一脉相承,十分陡峭,但到三关口处陡然平缓下来,关口地势十分开阔。

  行军到一个名唤迷羊谷的山谷,西夏军在此定谋设伏,示弱诱敌,以求突然袭击,拖延住南宋军前进的脚步,为天竺人赶到西夏争取时间。

  说是伏兵,其实就是炮灰,是被夏太宗抛弃的一枚棋子。

  赵楠传令大军驻扎,他自己在帅帐闭目苦思,“迷羊谷,此名如此耳熟,却一时想不起源出哪里,有何事发生。”

  他翻看了一本关于西夏历史地理志的书籍,却正好没有记载与迷羊谷有关的只言片语。

  赵楠想不出来所以然,索性带着管家,杨排风,赵廷美等人,去实地考察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