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私访-第2/3页

加入书签
  皇帝眼下有求于赵楠,因此他满面谦和的笑容,礼贤下士的姿态摆得极低,见赵楠微微施礼,急忙跨前一步躬身,道:“今日来拜访公子,唐突叨扰,还望见谅。

  赵楠连忙摆手道:“兄台何必如此,我当不起!”

  一旁的赵普施礼完毕,诚恳道:“公子当得起!公子先是找到了南瓜土豆和红薯玉米粮种,如今又发明了可以保暖的棉衣,从此天下再无饥寒,造福万民,遗泽千世,公子之功德当世无人能及!”

  公子连忙摆手道:“兄台过誉了,不敢当,愧不敢当!”

  皇帝朗声笑道:“公子莫要过谦,你凭一己之力,却能解朝廷之忧,造福桑梓,如此丰功伟绩,就是封侯拜相,也绰绰有余,他说你当得,我也说你当得!”

  赵楠淡然一笑,既没有谦辞,也没有得意,只是起手作了个请的姿势,步入书房。

  刘二到了书房外,就声称自己有事,要和哥哥先走一步。

  赵楠情知刘大老远赶来,也不容易,就特意让他留了下来。

  书房的桌子上,摆着几盘蒸熟的土豆、红薯,还有生的南瓜和玉米。

  “请问公子,这……”赵普话未说完,就被赵楠摆摆手打断,道:“四位先尝尝味道如何!”

  红薯的香甜,土豆的甘面,南瓜的甜美可口,味道鲜美,清香四溢。

  几人每吃一口,就点点头,顾不上用词语形容胃口的满足感,只是一个劲的说着“好吃,好吃!”

  这时候,赵楠才慢条斯理的开始介绍它们各自的名称特性,以及惊人的产量。

  “汴梁现在的水稻,一般亩产三百斤就算高产了,我的玉米,亩产达千斤以上。”

  “什么?”赵普吃惊的问道。

  “这是红薯,亩产四千斤以上。”赵楠指了指皇帝手中的美味。

  “这……”赵匡义惊得嘴巴合都不上了。

  “这是土豆,亩产五千斤以上。”赵楠又指着王恩手里的美味说道。

  刘大连着好几顿没吃过饭了,正在滋滋有味的大口啃着南瓜。种地之人,对庄稼的产量天生就敏感,一听几样东西如此高产,动辄几千斤,早就听痴了,于是双手捧着南瓜停顿在那里,一动不动,想听听它的产量。

  “你手里的南瓜,亩产能达上万斤。”

  “噗哧”一声,刘大手里的南瓜掉到了地上,摔的稀碎。

  太震惊了!刘大“噗通”一声就跪到地上了,声泪俱下:“公子,求求你给我点南瓜籽吧!开春我种上二亩南瓜,就算有天大的灾害我也能扛过去,就再也不用怕全家人被活活饿死了!”

  刘大说着,跪地磕头如捣蒜。

  赵楠理解刘大为一家人求活路的心情,赶忙双手搀扶他起来,道:“兄台,我马上就命人给你准备好南瓜籽,你还是先填饱肚子再说吧!”

  刘大感激不尽,忙叩谢了,不停的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这是开心的泪水,因为今天是个好日子,净遇贵人了!

  皇帝更是狂喜,觉得今日出宫,是他登基以来,最英明的决策。令帝王寝食难安的粮食问题,是个亘古难题,而从今往后,粮食短缺,将变成历史,他赵匡义正是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者之一。

  王恩也早已抛开心头的成见,尊赵楠为天人。眼前随便挑一样作物,都能流传千古,名垂青史,何况几样摆在一起呢?

  赵普深施一礼道:“公子,此物产出丰硕,我等能有幸见到品尝,实是不虚此行。只是……”

  “只是百姓无米下锅,有的断炊多日,恐比刘大还艰难几分,外面冰天雪地,只能坐以待毙,公子……”毕竟是想大量索要口粮,赵普难以启齿,皇帝接过话茬道,“……公子……可有存粮救急?”他终于腆着老脸把话说完。

  王恩看着九五至尊的皇帝,一国之君,竟放下身段和一个老百姓求粮食,自己都觉得汗颜,不忍直视官家的窘态。

  家国天下,以民为本。民不安,则国不稳。粮食事关重大,皇帝当然深晓其中的利害。

  “我有一年两熟的水稻,也是收获丰满,”赵楠把有益于老百姓的饭碗的底牌全部亮出来,希望朝廷加快速度推广。“粮食不是问题。”

  “稻米还能一年两熟?这……不大可能吧?……怎么可能呢?这……”刘大再次被震撼,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先是身不由己站起身来插话,随后就是近乎喃喃自语的不断摇头,又慢慢坐到椅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