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救灾-第2/3页

加入书签
  赵楠这尊大神,给他钱他敢要么?就怕自己有命要,没命花。

  别说五百亩,就是五千亩他也拿得出来,毕竟老爹是丞相,年年都会得到皇帝分封土地,多的管理不过来。

  恐怕就连他老爹也不清楚,丞相府到底有多少御赐的土地皇庄,更别提哪块地在什么地方了。

  于是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谦和地对曹尚飞说道:

  “恭敬不如从命,地契由开封府变通后,我会派人会尽快送到落霞楼。”

  皇帝赏赐的土地是不可以转手他人的,但是赵承煦能办到,足以说明赵普权势熏天,开封府趋炎附势。

  掌柜收到地契,就快马加鞭送到了朱仙镇赵楠的书房。

  铁坊、玻璃坊的图纸已经给了铁牛,赵楠正在研究后世的别墅,准备开春建设。

  赵楠绝不做房地产商,压榨老百姓的血汗,只是为了改善民生居住条件,让大宋的老百姓买得起、住得起别墅。

  当然,前提是先赚足了富人的钱,再大幅推出廉价房。

  曹尚飞带人平整土地,为开春早开工做好充足的准备。

  赵楠想建一个化工坊,但时机未到,计划只好暂时搁浅。

  大宋的冬季来了。

  皑皑白雪,银装素裹,雪后的大宋,安宁祥和。

  赵楠知道,大宋这片暂时的安宁来之不易,是杨家将儿女血染沙场换来的。

  无论哪个世界,都不存在什么时光静好。

  所谓幸福安宁,都是危难之时,无数个英魂用鲜血铸就的。

  赵楠现在势单力薄,一旦羽翼丰满,定会驱除鞑虏,此是后话不提。

  一品茶楼如期开业。

  一品茶楼,当然不会只有茶。

  各色各样的小点心,炒制的坚果,腌制的果脯蜜饯,都被张南开发出来放到茶楼里。

  窗外银装素裹,飞雪飘零,枝头叶落无声,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温暖了整个寒冬。

  冬日里,来一杯氤氲的暖茶,一口热茶入腹最养生不过了!

  百姓可饮黄芩茶,达官贵人可花大价钱,泡上一壶信阳毛尖,青山绿水,清澈见底,高端大气!

  茶楼开业,当然不能无诗。

  于是,赵楠干脆赋诗一首,命人购买了大量手绢、纸扇,抄写到上面,作为纪念品馈赠茶客。

  听说大宋第一才子的诗,喝茶即可获赠,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都前来一品茶楼品茗,赵楠的诗也竞相传诵:

  《茶词》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获赠一品茶楼的手绢、扇子的人,自然是爱不释手,百般炫耀,并且珍藏起来。

  赵楠正在茶楼品茗,忽然传来一阵喧嚣,阵阵悲恸声惊动四方。

  身为落霞楼和一品茶楼掌柜的贾如循声望去,原来是孝子贤孙手扶棺椁出殡,棺椁一个接着一个,哭灵的孝子一队接着一队。

  汴梁城有百万人口之巨,要说出殡不稀奇,稀奇的是成群结队出殡,就反常了。

  管家赶紧把此事报给了赵楠。

  赵楠沉思半晌,沉声说道:

  “正值寒冬,大雪封山封路,粮草补给转运困难,此时用兵乃,兵家之大忌。”

  “排除了战争,就只有这一场雪带来的灾难了。”

  赵楠素知大宋经济发达,百姓富足,一场大雪并不会怎么样。

  即便受灾,朝廷的救灾物资也会通过当地衙门很快到达灾民手中。

  “管家,你去狮子楼把晁掌柜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晁掌柜和赵楠见礼毕,直截了当问询道:

  “晁掌柜,往年大雪暴雪期间可有什么灾害?还望详加叙述!”

  “公子,你想知道什么?我自然不会相瞒。”

  赵楠忧心忡忡道:

  “茶楼外,哭声四起,棺椁成排,晁掌柜可知何因?”

  晁掌柜一幅惋惜的样子,无可奈何的说道:

  “公子有所不知,每逢旱涝雪灾,朝廷都会筹措大量钱粮赈济灾民。”

  “只是,经过各衙门自上而下的层层盘剥,真正到了灾民手里的,少之又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