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请客

加入书签


  汤肥肉瘦、浓香爽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味道鲜美、亦荤、亦素、亦菜、亦汤、亦饭,根本不需要配什么炒菜,这一大碗烩面,本身就是一场隐藏的饕餮盛宴!

  书生食欲大开,斯文的吃了几口,嫌不过瘾,也不顾一切的撸起袖子,“呼噜呼噜”喝汤,“吸溜吸溜”吃面,粗鲁鄙陋什么的,在烩面面前,都成了渣渣。

  与燕京的炸酱面、太行山的刀削面、江城的热干面、川蜀的担担面齐名并价,中原烩面,当然是简约而不简单。

  无论文人才子,也或是平民百姓,这一碗烩面下肚,个中滋味,个中满足,实是难以比拟。

  烩面,一发入魂,自此之后,步入了王侯将相府、寻常百姓家。

  大名鼎鼎的落霞楼,当然不可能只有烩面。

  趁热打铁,赵楠推出了中原美食之魂:灌汤包。

  灌汤包形式美观,内容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完美融合。

  灌汤包将中原人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

  灌汤包一经上桌,顿时吸引了食客的眼球。

  食客发现端上来的包子有点特别:

  白里透黄,外表晶莹剔透,甚至都能透过小笼包的皮看到里面的肉馅,让人垂涎三尺。

  用筷子轻轻一夹,颤巍巍的极其诱人。

  狮子楼自打推出新菜系,生意大火,晁掌柜心里整日美滋滋的。

  照此下去,不用几个月,与赵楠合作的地皮钱就回本了,以后就坐等收钱了!

  心情大好的晁掌柜,前两天才来吃了一碗烩面就念念不忘其味,今日过来本想再来一碗,却看到了这晶莹剔透的灌汤包。

  落霞楼的饭菜,必属精品!

  晁掌柜怎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管家亲自端上来一笼灌汤包,请掌柜品尝。

  晁掌柜把包子放入口中轻轻一咬,立刻感觉一股滚烫的汤汁涌入口中。

  “烫,好烫……”

  “嘶…哈…”

  晁掌柜被烫的直吸凉气,烫疼了嘴,但鲜美的馅汁,却让他欲罢不能,痛并快乐着!

  味虽美,却无处下口!

  这是晁掌柜对灌汤包的第一印象。

  看着停下来沉思的晁掌柜,管家一拍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道:

  “看我这记性,公子专门有交代,要我把吃灌汤包的口诀告诉每一位食客,我怎么给忘了!”

  管家先是念了一遍:

  “先开窗、后喝汤、一口光,满口香。”

  然后又拿起筷子,轻轻提,慢慢移,按照张南的吃法示范了一下。

  晁掌柜看着这高雅别致的吃法,依葫芦画瓢也夹起一个灌汤包。

  刚咬上一小口,就吮吸到满满的汤汁,那鲜香味一下浸润了晁掌柜口中每一寸味蕾,包裹住他每一个细胞。

  连刚才嘴巴已被烫得发红也顾不上了,晁掌柜只想立刻将这美味一口吃进肚中。

  你瞧,晁掌柜蘸上一点太行山老陈醋,放入口中咀嚼,满口喷香。

  晁掌柜一笼食罢,闭着眼久久回味,方才心满意足的说了一声:

  “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

  落霞楼当然不仅仅只有烩面、灌汤包。

  中原传世美食油茶、胡辣汤都被赵楠研发了出来。

  大宋豆浆虽有,却还没有诞生它的最佳搭档油条。

  落霞楼的油条问世,使豆浆重焕新生。

  油条成为一日三餐人人必食,妇孺皆爱的美味,可现炸现吃,也可打包储存,甚至成了走亲访友风靡一时的馈赠佳品。

  落霞楼推出每一道菜,都会在老百姓的心头炸响,引起轰动。

  皆因经济实惠,顿顿可食,常吃不腻。

  这一切,都源于张南来到大宋的宗旨,即造福于民,改善民生。

  因此,落霞楼随后推出的萝卜丝、芥菜丝、腌黄瓜、酸豆角、腊八蒜等小咸菜,也就不足为奇了。

  落霞楼人气蒸蒸日上,美味佳肴日新月异,日进斗金,名利双收。

  美中不足之处,是寇准拜会张南之时,狮子楼晁掌柜专程送过来的美酒佳酿,却寡淡无味。

  酒楼,却无酒!

  坐拥百万家财,天生喜酒的赵楠,却无酒可饮,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