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酒楼-第2/3页

加入书签
  现在,修建茅草屋还是很普遍的。

  只因茅草屋每年都需要返修屋顶,夏季怕漏水,冬季怕雪压塌,春季怕火引着,这三怕,让住在茅草屋里的人整日担惊受怕。

  有了赵楠的青砖瓦,虽说成本有点高,但一劳永逸,住几代人都不用为房子的事操心,还是物超所值。

  尤其是现在的青砖青瓦,韧度和耐腐蚀的强度大幅提高,铺到地上也极不易碎。

  较之以前,砖瓦也降价不少,实惠耐用,激起了人们修房盖屋,垒圈搭炕,修院墙、铺院子,甚至铺路的热情。

  刘老头看着排队等候拉砖瓦的长龙,担心的是一旦天冷了,砖瓦坊就会停产,买不到砖瓦,明年开春就会耽误房屋开工。

  梅老丈安慰刘老头道:

  “过两天你再来拉也不迟,你放心,我们正在增派人手拉胚,即使数九寒天,也不耽误青砖出窑。”

  刘老头怔了半晌,才感叹道:

  “世道变啦,冬天都能点火烧窑,你们东家可真是神仙下凡啊!”

  刘老头说着感叹着驾车走了。

  赵楠站在已经竣工的酒楼面前,不住的点头。

  慕容宫和石开的技艺那是匠心独具,炉火纯青,不愧是洛阳出来的工匠。

  飞檐挑角,青砖白缝,雕花门窗,精巧华丽,酒楼不仅高大巍峨,门面装饰也富丽堂皇,非常豪横。

  门前用长木杆搭起与楼齐高的彩楼欢门,每一层搭出山形花架,装点上花鸟饰物,再在檐下垂挂丝绸流苏,精巧又华丽。

  酒楼门口和屋顶上,还悬挂着高耸飘扬的酒旗,上面写有酒楼的宣传广告,很远便可望见。

  此外,酒楼一侧的围墙,被张南设计成了一道景观,留言墙。

  留言墙用白灰粉刷,上方有木质棚顶遮盖,防风吹日晒雨淋。

  哪位仁兄如果酒后诗兴大发,可以来此尽情的挥毫泼墨,喜怒哀乐皆可上墙。

  文人雅士自古便喜在名楼之上饮酒作对,题诗咏志,各大楼宇也无不以名人的墨宝为荣,靠此扬名天下。

  赵楠就给诸位酒仙预设了这道景观墙,用于大神们留诗铭志。

  登上酒楼,见后院的花园怪石嶙峋,楼台处处,水榭凉亭相望,画廊曲径弯弯,奇花异草,盆景成林。

  酒楼开业在即,起一个什么名字好呢?

  赵楠想起了《滕王阁序》里最著名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赵楠早已吩咐展昭,秘密打听赵霞的下落,一直杳无音信。

  张南无时无刻都在等待着赵霞的下落和消息,就叫落霞楼吧!

  落霞,也寓意着张南希望赵霞能早日回到自己身边,落脚生根,永不分开!

  落霞楼。

  开业这天,高中状元的寇准,得知恩师在落霞楼的消息,就立刻前往拜会。

  这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皇帝钦点的状元寇准,在落霞楼拜会大宋第一才子赵楠,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青楼里弄,茶楼酒馆,这些风云汇聚,小道消息广博之处,赵楠和寇准将要相聚落霞楼的消息满天飞,让名不见经传的落霞楼顿时声名鹊起!

  无形中,落霞楼的名字犹如上了热搜一般,在名人效应下,轰动了整个汴梁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这个只识圣贤书,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谁也想亲眼一睹站在文采之巅的王者风范!

  汴京众多的文人才子都朝落霞楼而来,谁也想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像看明星演唱会一般,落霞楼里里外外都是人,管家忙的天昏地暗,还是人满为患,无处安排。

  当寇准远远的走过来,看到站在落霞楼门前迎接他的赵楠时,大声喊了一句:

  “恩师,太行山一别,数月未见,恩师一向可好?”

  “平仲,我很好!”

  “恩师?”众人惊诧不已,他二人居然以师生礼拜见!

  一时间,众说纷纭。

  “名师出高徒,难怪寇准如此优秀。”

  “大宋第一才子,培养出头名状元,堪称一段佳话!”

  “青出于蓝胜于蓝,有第一才子辅佐,状元公前途不可限量!”

  赵楠和寇准步入后花园,在管家和展昭的陪同下为寇准接风洗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