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1 天工开物-第2/4页

加入书签
  自去年科甲落榜后,年已不惑的余允文便心灰意冷,沉沦了很长时间。他每日以读闲书和驯养信鸽为乐,甚至还收了几个小徒弟,传授他们养殖驯化的本领。直到宋启愚回乡邀请他出山,余允文才重新振作起来,并带着妻儿一块来到京城。宋启愚知道余先生舍不得他那些宝贝,特意给他套了三辆大车拉行李和鸽子。也正是凭借余先生这种特殊的爱好,宋启愚每到一地都能快速地与家里取得联系。待宋启愚在京城站稳了脚跟;三老爷宋祥义在晋阳盘好了铺面;大少爷宋启元将生意做到了大同边境一带,宋家便可以在汴梁、晋阳、代州、光裕、大同等地之间实现信息的当天互通。其后,宋祥义跟曹可用还数次来到开封城,正式与东海一库合作,经营起盐业生意来。

  九月的一天,邱尚书又把宋启愚叫到办公处。待宋启愚施礼后,邱大人放下手中文本,和蔼地说:“前些时,鄱阳知府魏柄忠向今上建言,希望朝廷重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现在,圣上已将此事交给了工部。本部堂再三思量,觉得还是由虞衡司负责此事最为妥帖。而你们郎中魏大人在本堂面前也一再夸赞宋大人能力超群。因此,本部堂想将这一工作交给你。不知宋大人可愿意否?”宋启愚拱手说:“下官既为属员,自当遵从调配。”邱尚书捻着胡须,呵呵笑着说:“宋大人,这可是项辛苦差事,外出探看、风餐露宿是避免不了的,工部的拨款也很有限,你要想好哟!”宋启愚又一拱手,回道:“邱大人好意,下官明白。下官确实愿意接管该项工作。”邱养德点头说:“既然如此,你就把手头的杂事儿跟你们魏大人交接一下,专司新奇事务。”

  宋启愚接手新奇事务后,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各地报上来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数量太少。宋启愚心里着急,便找来手下的主事和通事商量对策。宋启愚说:“我中华自三皇五帝开始,就重农抑商,这固然恩养了世世代代的君臣百姓,但却压抑了人们的开拓精神,而这种情况在短期之内难以改变。现在,圣上命工部推行新技术,咱们几个又具体负责此事,可半个月来,毫无进展。李主事和黄通事可有良谋教我?”黄通事拱手说:“宋大人,我们俩跟着您也有几个月了,知道您是做实事的人。但下官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听。”宋启愚笑了笑说:“黄大人请直言。”黄通事说道:“宋大人,其实,部里有些人根本不想让咱们干出什么名堂。您也许不知道,我是国子监出身,同窗好友很多人都混到了六品职衔,我因喜欢给上官建言,受到排挤,到现在还只是个小小的从七品通事。李向波主事就更亏啦!他因脾气孤傲得罪了上官,在工部七年,仅晋升了两级。凡做官的人到了部属衙门,讲究的就是多磕头、少做事、不出众。可宋大人却办事踏实、讲成效,这让有些人觉得颇受威胁。您又拒用贵重物品,在人品上压了某些人一头。您想他们会真心支持您吗?”宋启愚点点头说:“黄大人能坦诚相待,宋某很是感激。我入仕只为报效国家,不为逢迎他人。二位大人请不要顾虑。”一旁的李主事向宋启愚拱手说:“宋大人,下官这里倒有个合适的人,不知大人是否敢用?”宋启愚一笑说:“只要他有创新的本事,宋某就敢用。”李主事又一拱手说:“大人,属下有个同乡名叫邝玄,幼时就对机器、测算感兴趣,家里人拗他不过便由着他折腾。二十多年来,他还真搞出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我当官后,把他推荐给了钦天监的葛奇。邝玄为了能在汴梁安心工作,就变卖家产,搬到了京郊。可谁成想那葛奇竟然嫉妒邝玄的才华,不但窃取了他的成果,还陷害他入狱。后来,经过下官多方打点,才救他出来。”宋启愚一皱眉,说道:“想不到,一个小小的五品副监竟有这么大的能量。”黄通事笑笑说:“大人不知道,那葛奇与刑部、吏部多位大人有私交。您若不想生事,不招惹他便是。”宋启愚笑着走下来,对黄通事说:“黄大人不必用激将法。宋某不是怕事之人。二位大人也不要沮丧,等新奇事务办出了成效,本官定会向朝廷保举二位,加官进爵指日可待。”然后,宋启愚对李主事说:“邝玄的心境,我能体会。他只要能为新奇事务立下大功,我一定会上书朝廷,还他公道。”李向波大为高兴,甚至有些激动地说:“大人敢为我们出头,我与邝玄求之不得。”宋启愚又问:“邝玄现在何处?李大人可否带我去,请他出山?”李向波向宋启愚身施一躬说:“此人闲居杏花营。属下随时可带大人前去。”宋启愚想了想,又说:“这样,明日,我备下礼品、套好车辆和李向波大人去请邝玄,黄秩五大人留在部里处理日常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