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六章:细水长流-第2/3页

加入书签
    东林都不需要去封锁知识,因为他们掌握的是科举制度下的晋升渠道。

    但他们喜欢用知识来标榜装点自己,打压异己。

    王承恩这个阉党要大张旗鼓的办学?并且还要在那学院之中广罗西夷,红夷之学?并且大把的银子洒下来招揽那些自以为学识经得起考验的落魄书生?吸引想要让自己所学所知得到认同的人?

    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是儒生们所不能容忍的对知识的亵渎!

    这是收拢人心!是培养党羽!

    必须狠狠的批判!

    奏疏往隆武哪儿递了。

    隆武让王承恩暂且避让一下。

    也是无奈,王承恩只能窃笑着将自己的学院放在工业区之中,供工业区中诸多工匠和工人的孩子就学。

    请不来什么像样的先生,只是能教导识字就好了。

    这才让东林众正消停了些。

    “树大招风哦!”

    坐躺椅上看着书院在工人们旺盛的热情中堆砌,以及边上大量参与进工程,帮着父母一起搬砖和水泥的孩童们,王承恩笑容又消沉了些。

    这事儿办好了,也没办好。

    王承恩这杆招牌如今在大明太亮眼了。

    请复社之人担任先生教师没成,毕竟人家是小东林。

    传教士初听却是兴致勃勃被说动了,但一听不能进核心工业区,也不能传教,只能在学校范围活动授课,也没请成。

    圈一大块地为学院的扩建预留也不成,只能以扩建工业区的名义获得隆武皇帝的支持,这才有了学校的地。

    如今的王承恩,再东林的眼皮子底下举步维艰。

    还真就只有锦衣卫和那些个‘阉党’能帮着点。

    “好在买孩子这事儿是成了,以后的慢慢来哦。”

    不能被士绅阶层所接纳,那这书院,这学校就干脆直接面向工人,面向大明社会最底层的孩子们。

    这是王承恩被逼无奈之下悟出来的。

    “绝对不能!”

    史可法近似怒吼一般的谏言。

    而边上的诸多臣子要么不发言,要么也跟着迎合史可法与兵部尚书陈子龙等人的口风。

    “李贼祸乱京师,攻破京师致使我大明崇祯皇帝殉国!又踞陕西抗王师与建奴沆瀣为祸!还曾道出渡河而下直取南京这等逆言!不知君臣之礼义!更无半点良德在心!怎能招安!陛下又怎能封他为王!”

    一番话语有理有据,群臣皆交口赞同。

    只是常识性询问下的朱聿键也自然拉不下脸去拒绝。

    于是李自成请求向大明称臣讨要封王的事儿就被坚定回绝了。

    同时,大明朝堂乃至隆武皇帝都觉得郑成功此人似乎并没有那么猛,所以为了断绝李贼的最后一丝念想。

    朝廷决定遣张煌言,李长祥两人前往陕南接替郑成功。

    郑成功所部调回四川。

    王承恩并未对此发表什么意见。

    只道是郑成功能一己之力对抗多名单子上的人杰,也是尽力了。

    可只要郑成功自己才知道。

    何止是尽力了啊。

    在清军撤走之后,他单独领兵面对顺军,面对大顺军李过与高一功所作出的战略布局,战术运用,以及局部冲突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