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比烂-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得到了朝堂之中文武官员口头上的大力支持。

    郑成功也是雄心壮志。

    打算为效死力,把这一阵子在王承恩处得来的军火也都准备上,作为大杀器使用。

    然后,在张煌言与郑成功聚兵之时。

    问题就来了。

    起初在南京聚兵,没了兵部尚书职位,但却成了应天府尹的史可法就来了。

    表示你们聚兵可以,但能不能换个地方。

    南京城外头哪儿都可以。

    郑成功两人也没啥意见。

    毕竟南京可是现如今大明的京师。

    可出了南京城后,在一个地方呆了没两天,管辖该地方的官员又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来了,说大军能不能换个地方呆呆,理由也是诸如咱们地方小百姓胆子也小之类的屁话。

    此时两人顿时醒悟过来。

    大明律规定,大军出征或换防停驻之处,当地城镇官员就有义务为大军供应部分粮草军资,且必须从大军抵达后第二日就开始供给。

    两人是被遛了。

    而且这种操作在大明内也是常见的老手段了。

    崇祯二年,没错,就是李自成起步的那一年。

    也还是京师告急这档子事儿。

    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

    时任山西巡抚耿如杞与山西总兵张鸿功接到命令后,当即就带着大军前往救驾。

    可到了京师之后一天都还没待满呢,第二天京师官员就来赶人了,说是让他俩带兵去通州。

    两人也明白,四方大军都来救驾,京师里头缺粮嘛也可以理解。

    好,咱们走。

    到通州拿点粮草再回来好好护驾。

    可到了通州之后屁股还没坐热呢,当地官员又要求他们立刻转移到良乡县去。

    此时,两人已经带着大军在京师周围绕了三天。

    每到一个地方都待不到第二天。

    因为一旦到了第二天,地方官府就有义务给他们的军队提供粮草了。

    那么,一个三天内都不断跑路还连一顿饱饭都没混上,饿的前胸贴后背的大兵在被要求接着往下一个地方跑的时候,会怎么想呢?

    很显然,还是李自成能忍一点。

    这伙士兵当场就反了,化身恶魔大肆劫掠一番后大多都投了起义军。

    可您猜怎么着。

    领兵前来救驾的两人却没有反啊。

    崇祯一纸诏书两人就乖乖进了大牢,东林众正是一句公道话没有啊。

    崇祯四年时,俩人就被拖去京师西市斩首了。

    也没有什么六月飞雪的戏码。

    因为这一年的天灾比飞雪什么的狠多了。

    南北多地大水。

    一月大雪,深二丈余。

    六月天甚寒,人多衣棉。

    江苏高淳,冬树冰成甲胄,越旬解。

    江西景德镇积雪自十月至次年正月,行路断绝,冻馁死者无算。

    河南冬十月,黄河结坚冰如石,流贼二十余支,乘冰竟渡,若不知有黄河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