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潜心向道-第3/3页

加入书签
    杜奇一会儿自怨自艾,一会儿自暴自弃,一会儿情绪低迷,一会儿又意兴昂扬,眼睛盯在书上,似专心致志,却又觉得什么都没有看进去,又好似对书上的内容已了然于胸,倏觉体内气机鼓荡,不由心神合一内视之,见丹田内一红一黑两粒内丹正在不停地跳动,似正兴奋地欢呼雀跃。

    见状,杜奇不由会心一笑,却无暇顾之,收回心神,再次将眼光投往书上,只是略一扫视,便将书中的内容尽收入心,再翻开下一页,效果同样如是。他合上《周易参同契》,默默回想,竟能丝毫不差地记得书内全部内容,当下不由大喜,一古脑地将《金丹制方》和《百草鉴方》的内容悉数记入心中。

    杜奇预计三日熟记《周易参同契》、《金丹制方》、《百草鉴方》和《仙人舞》的内容,是根据那晚在枫林山庄参阅《金丹制方》的速度而定,没想到今日却在一个时晨之内便将丹鼎派三本书所载的内容内容牢记在心,其心中的喜悦自是可想而知。

    杜奇发现《周易参同契》所载的只是一种修道的法门,其方法远不及自己玉佩上所载的功法高深;《百草鉴方》所载却是如何认识、辩别、收集、采挖各种药石,以及他们的属性和相互间的药理关系等,对此,杜奇皆无兴趣,看过后便扔在一旁不再理会,但他却对《金丹制方》情有独钟。

    《金丹制方》所载主要是炼制各类丹药的配方和方法,杜奇感兴趣的却是炼制各类丹药的三种方法:一是自然炼丹法。即采用实物炉鼎,将所用药材放入炉鼎中,利用木材炭火等自然风火加热炼制。这种炼制丹药的方法比较简单,也比较实用,往往炼一炉便有数百上千粒,更有甚者可达万粒,几乎所有的炼丹之士皆喜欢采用这种方法炼制丹药,但所炼丹药的质量较差。

    二是真火炼丹法。即采用实物炉鼎,用炼丹者本身真元之火炼制。这种方法对炼丹者本身的修为有一定的要求,稍微不慎,便容易功亏一篑,又极易损耗真元,因而这种方法很少有人使用,除非是炼制有此特殊要求的丹药。

    三是全真炼丹法。即炼丹时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物,全靠炼丹者本身真气化成炉鼎,再以本身真元炼制。这种炼丹方法往往对炼丹者的修为及功法皆有很高的要求,并不是其修为达到这一程度,便可以这种方法炼制丹药。而一些极品丹药却必须以这种方法炼制,但却很少有人能炼成,即使有人能偶然炼成一炉,但也只有数粒,最多也难达到百粒之数,因而,那些必须用这种方法才能炼成的丹药便成了稀世珍品,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引起杜奇兴趣的便是第三种炼丹方法。他沉思滴虑,一边回想这种炼丹方法,一边按这种方法试着运动真元,以玄阴之气虚化成鼎,以玄阳之气加热炼烧。他只是意念微动,体内真气涌动,便轻易达到了这种炼丹方法要求的境界。

    对此,杜奇不由暗自兴奋不已,早将对秦馨的思念抛在脑后。正当他准备收功之际,倏觉胸前玉佩忽冷忽热地微微颤动,不由心念微动,精、气、神已合而为一,内视之,体内络窍穴、真气运行等情况尽现眼底一目了然。

    杜奇以意导气,以气引神,以神驭意,引导体内真气聚往丹田,分别融入两粒内丹之中,似被过滤一般,更精更纯的真气旋又分别从两粒内丹中涌出,会阴、闯尾闾、过夹脊、逾命门、玉枕、冲百汇,直抵泥丸,紧接着又沿着天庭、祖窍、溢天池、过鹊桥、降重楼、膻中后又聚往丹田,汇入内丹之中,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休。真气每运行一周,杜奇便觉得脉内便充实一分,内丹也似在慢慢地随之增大。比奇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书籍

    《百度书名+比奇》即可快速直达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