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河系毁灭任务,其实目标都是不会动的星球跟恒星还有小行星,这种情况下自然不是跟对付战斗舰船那样讲所有东西都炸飞就完事的。
最终王奇搞来的战斗船只,除了之前封存的舰船在针对性改造了对生物武器的防护后过来之外,还有大量的工业舰。
工业舰的任务自然很简单,那就是挖矿,继续挖矿,挖更多的矿,将整个河系都挖掉。对于一个河系来说总质量终归是有限的,只需要足够多的挖掘设备,整个河系挖走完全不是什么问题,就如同之前的那个一光年长度的巨型建筑一样,其庞大的质量挖掉的东西数量就相当可观。
从其他河系调来的工业舰数量非常多,得益于极多的智能核心数量,工业舰总数已经多到在这个河系当中几乎每个星系分配一艘工业舰的地步。随着这些工业舰的工作,在攒够一定的资源数量之后,新制造出来的工业舰会进一步覆盖剩下的星系。
这个蚕食的速度其实是极为迅速的,几个小时之后这个河系的所有星系就已经布满了工业舰,并且针对中心黑洞的处理设备也在黑洞附近完成了零件组装工作。
黑洞的处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需要足够功率的引力操控设备就能够让黑洞果断威力消失掉。当然这个功率那是相当夸张的。直接抵消那是在河系级文明阶段能够使用的最好方式,到了人类这个阶段,自然有着更好的方式去处理,并不需要直接抵消掉引力,而是通过引导的方式将其内耗掉,消耗其实是很少的。
当然在处理引力的时候并不会直接消除掉,否则压成一团的质量点会在斥力作用下爆发出来,对没有概念防护的舰船来说杀伤力挺高,而且会导致后面收集的时候相当费劲。
整个河系的物质处理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在一天的时间之后,九成以上恒星就被熄灭了,剩下的恒星也会在四个小时内停止燃烧进入物质采集状态。这个效率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在安静的等待过程中,又是一天的时间过去。在超高的采矿效率作用下整个河系能够发光的地方只剩下工业舰以及一些自发光的材料。当然还有一点材料可能在开采的时候与其他材料发生个反应什么的,这光线已经很微弱了。不过对于其他河系来说,这都是多少万年之后才能看到的景象,光的传播速度总归是有限的。
在集中大量工业舰进行灭绝式开采的时候,效率是空前的,没有运用到什么概念技术,这个河系就在五天时间里被基本采空了,只剩下一些分散的太厉害的碎片结构需要无人机去一点点的捕获,这还是比较花费时间的。
至于这些获取到的物质,已经变成了更多的工业舰与无人机。当然还有一半左右的材料目前处于储备状态的,会变成运输船跟运输船仓库里团成一团的物质,等待新的指令再被造成别的东西。
河系被清场,王奇再次让管家将探索母舰开到了之前会产生哪些古老舰船的位置。如同之前情况的重演一样,这些舰船再次冒了出来。效果跟之前一样,不过由于空间稳定器的存在,这些船只出现的数量……非常稀疏,老半天才出来一艘,而且出来一会自己就炸了,由于数量太少,这种能量的释放倒是不会对已经加固的空间结构造成什么冲击性。
“还是一样?质量监控有没有发现这个河系的剩余质量有什么变化?”
挖光整个河系的目的,还有一点就是检测说这些舰船是否是由这个河系中的质量转换而成的,虽然之前就猜测几率不大,但是顺手的实验为什么不做呢?清空了绝大部分质量之后再做质量监控这就简单很多了。
几秒钟之后,汇总了实验数据的管家给出了回答“没有发现质量消失,所有工业舰跟运输舰汇报内部情况正常没有质量损失。”
质量正常,那就说明这些东西的形成是另外有原因的,而且……很可能隐藏在这个复杂的空间环境中。
“这个就麻烦了啊?我们没办法搜索所有的空间层啊,之前在那个空间层相互叠加的环境里已经让我们吃尽苦头了。”王奇扣了扣下吧说道“不考虑空间层的话,目前对隐藏空间的检查有什么结果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