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一章 常见的墓碑

加入书签


    一个河系的报告现在吸引力已经不是那么充足的,常规的星系看多了也就那个样子。不过应该看的报告还是要看的,现在这种事情属于工作而不是兴趣了。

    河系没什么特别的,在没有特殊干预的情况下,想要碰到一个特别的河系还是比较困难的,正常情况下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就集中在某几个很小的区域。当前的这个河系也是这样,经过几天时间的扫描,最终发现的特殊之处只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星球表面发现了文明痕迹,另外发现了一些太空垃圾。

    文明的痕迹已经几乎消失殆尽,星球表面遗留的更多是各种动植物,探测组的人用探测器检查了整个星球得出的结论是过度破坏导致当初的种族灭绝,在各种避难所中残存的人口最后变异掉了,已经不具备文明重建能力,变成了一个部落状的文明已经数万年了没有继续发展起来。考古发现没有什么特别的,还没走出星球就敢打灭绝战争的文明能有什么好东西?文化遗产倒是稍微找到了点金属墓碑什么的,虽然锈迹斑斑什么的却也能够分辨出来内容。

    至于说太空垃圾,这个应该是从别的河系航行过来的一个舰队,全都破烂不堪,反应堆熄火,里面更是生物死光了,舰体密封都没有几个完整的。至于说自动控制系统,则是已经停机不知道多少年了。

    这个已经沦为残骸的舰队距离河系还有比较遥远的距离,按照其速度大概还有几十年才会进入河系当中,不过已经足够探测设备发现它们了。当然,相对于分析不出多少东西的残骸来说,王奇更感兴趣的自然是这些船起航的地方。

    通过其航线以及复原出来的航行日志,管家计算了一下这艘船的启航点。这种连超光速航行都做不到的船只,自然不可能是太遥远的河系出来的,虽然说太空环境下金属不会发生星球表面上的各种腐蚀类问题,凭借惯性飞行也不会有舰体应力导致损坏,但是依旧会被各种游离粒子逐渐影响。

    目标的河系并不在当前指定的路线图上,不过偏差不大,于是王奇临时调整了一下路线图,将那个地点放在了航线上。

    然后就很奇怪的发现,在下一个河系当中一点文明痕迹都没有。虽然说这才是宇宙中的常态不应该奇怪,但是那些船是哪来的?

    从舰船结构上看,明显是为了超远距离航行做的准备,全体成员使用休眠舱减少物资压力,只有一两个领航员保持活动状态,所有的船只都通过专门的连接臂连接到一块统一控制保证不会因为长距离航行的原因逐渐分散,再加上对物资仓库大小的估计,这并不是一个为了跨越恒星系间距离而制造的舰队。在被探测器发现的时候,其航速保持在四分之一光速,如果是恒星系间的航行,这个速度也就是十几年的事情,并不需要如此之多的储备物资和休眠舱。

    对河系的探测无果,那只能集中检查那艘船的航行路线了。

    沿着方向一路找过去,在航行了一段距离之后,管家报告说探测到了一些恒星残骸物质。检查了一下方向,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一些星球碎片被发现了。

    虽然并没有发现文明痕迹,但是通过目前收集到的数据来推断,可以很简单的推测出一个故事来。

    “这个文明因为某种原因了解到了恒星即将毁灭,于是决定了逃亡计划,在自认为准备充分或者即将临近时间点的时候启航。最终在这个流浪星系中的母星被炸毁,这个舰队踏上了漫长的殖民之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奇的这个猜想还是比较靠谱的,没有什么明显的漏洞,而且也符合当前的情况。反正这个文明已经灭掉了,而且本身也没有复原出来多少文化信息,数据都在漫长的航行中破坏了。因此这就被当做推测的最终情况塞进墓碑里了。

    事实上这个文明的确在最后时刻做了不少努力,比如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休眠舱里面连个完整的人都没有,基本上只有个头,甚至有一部分只有大脑,最可以说这种小巧的休眠舱能够保证最大程度的保证运输最多的人口。只要培养设备还能继续工作的话,等到达一个宜居点之后就能够被‘复活’出来。至于意识上传之类的技术,估计是还没有这个技术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