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大朝争(4)

加入书签


  方从哲对叶向高起复本来很不感冒。

  叶向高回来,他的权力损失最大。

  叶向高是以他的上官身份从内阁首辅位子上致仕的,所以叶向高起复肯定还得任首辅。如果叶向高接受次辅任命,那就是没皮没脸了。士林名声败坏,朝堂生涯完结。

  同样的,他方从哲作为现任内阁首辅,也没有叶向高来了他退下来做次辅的可能。他要退做次辅,那就是“栈恋权力”。同样士林中名誉扫地,朝堂生涯完结。

  但是今天朝堂的形势不同了啊。

  小皇帝笑眯眯地一幅我很乖,我很努力。一直在跟你们文臣在学政务的样子,“从善如流”加“从谏如流”的让人挑不出话来。

  本来很好的事啊。可他方从哲咋就觉得看着小皇帝笑眯眯地点着头说“是!是!是!,对!对!对!众卿说得都有理,我都听你们的!”,这心里就扎心扎肺哇凉哇凉地呢?

  小皇帝问还有没有推荐,方从哲自然就想到了叶向高。心里一权衡,发现这个原来对他最坏的政局转换,现在可能反转为对他最有利的格局。

  叶向高来了,方从哲必须退出啊。

  这不又是很好的一个退出机制吗?

  很合方林哲现在的需要啊。

  叶向高算得他半个荐师,又是上官。两人关系不错。叶向高安安稳稳地放他离开,他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这可比刘一燝那个绿眼二五仔时刻准备咬他一口狠的,可是强多了。

  所以思量了一下,方从哲推荐起复叶向高!

  -------

  朱由校本心上,对叶向高和方从哲都比较看重。

  因为这二人最大的朝堂特点就是“稳”。

  在万历帝完全“物理”磨损文臣的时代,他们都能顶得住,稳得住朝政,朱由校就觉得,当他以比较“人性化”的手段打压文臣集团的时候,这二位就算再有意见,也肯定能延续朝堂的稳定。

  问变革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答曰:乱起。

  这二位可不象东林党,上台就以“安天下”为大义名份,大面积汰换官员,安插同党。毫无顾忌地引发人事大动荡。

  然后明廷就在这大动荡之中,被敌人轻易抓住破绽,然后在最痛的地方被狠狠打击!

  只要叶向高或方从哲能稳得住朝堂,朱由校就有办法一点点掏空文臣集团的利益根脚,让他们回归社会正位——学者或执政官。

  所以听到方从哲推荐起复叶向高,朱由校立刻回道:

  “准奏!

  方卿,尽快拟好叶向高起复诏书。

  跟刘一燝荐折一起送到内廷,朕会马上批红。

  内阁按制处理。

  以最快速度送达叶向高。”

  方从哲叩头道:

  “遵旨!”

  起身回班。

  朱由校没有再问方从哲有没有其他推荐。

  叶向高起复,是确定的首辅。那再要新增阁员,就需要问叶向高这个首辅了。

  站在班中的刘一燝听到方从哲又推荐起复叶向高,脸色更难看。

  次辅也就罢了,这又要来一东林党太上皇。

  他刘一燝损失巨大!

  首辅之路,道阻且长啊!

  但刘一燝也没办法。按东林党内声望排名,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与叶向高争。

  想到这里,刘一燝就觉得今天朝堂之事,没滋没味儿的。

  索性手一揣,站好,眯眼,不说话了。

  东林党众人看刘一燝摆出“不发声”的暗号,虽然不解加着急,但也只能跟他保持行动一致。

  沉寂了下来。

  -------

  朱由校则笑眯眯地看着众大臣。

  今天大朝会庭议核心焦点二个,一李如柏,二熊廷弼。

  李如柏事被他一闷棍打过去,半路截胡交给了锦衣卫,文臣集团也有点醒过来皇权并没有睡觉。所以他很期待文臣集团会不会继续强推调查熊廷弼。

  熊廷弼是在职大臣,派锦衣卫调查容易起乱。文臣那边派御史大臣他也肯定不会接受。办法他都想好了。

  首先是拖,熊廷弼问题贼大是吧?

  我年幼吃不准,等叶向高来了再说吧。现在一切照旧。

  接着反打。冯三元不是弹劾熊廷弼吗?放东厂出去,暗中调查他,拿到证据,立刻下锦衣卫诏狱!看谁再上折子弹劾熊廷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