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海盐!-第3/4页

加入书签
不过这座水库,始终是小了,但现在也没办法,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能有这么个规模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成果了。周世龙也没有强求,只等水泥开发出来后,再进行彻底的整修。

这个时代的乡间妇女多不缠足,平日她们在家时,都是与男人一样下田劳作,她们吃苦耐劳,加之又是为了自己开垦田地,每日劳作又能吃饱。所以各人干劲都是非常足,短短时间内,便开垦出了这五千亩田地,算是一个奇迹。

原来福山千户所整所的在册屯田地有七千多亩,直属于福山屯的屯田地有三千多亩,不过这些屯田地大多水利失修,而且很大部分的良田都被军官们占有。就是福山屯的那几个管队官,几乎每人都占有了至少三百亩的良田。屯政的问题,积累日久,非常复杂,因此对于原来的屯田地,周世龙也不抱什么希望。打算新开垦田地后,让屯内的军户们重新开始。

在周世龙的计划中,以后屯内每个军户都要分下新的田地,每人至少分到十亩到二十亩地,至于他们原来的屯田地,未来再加以安排。

全部注册完备之后,各户以抽签的形式分取田地,先分一百户家。另外,原先的两百多号老兵,那肯定是先分的了。

其实现在周世龙屯田收不到什么粮米,总是投出,看不到收获,看来对周世龙似乎没什么益处,不过从长远来看,这却是安将士之心的最好办法。古人最重田地。家人分了土地,他们家内有参军的父兄子弟,才会拼命保护这个地方。

君不见后世天朝土改杀招一出,全天下的老百姓齐齐倒蒋。

而且在古时,这粮食的重要总是排在第一位,商贾之道,都是末等。如果有一天,福山屯当地的粮食能自给自足时,周世龙才不再忧虑,这块根据地才是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的时候。

至于这些先期屯田的投入。周世龙只能苦苦想办法,挺过这一关。以后便顺利了。

七月十五这天,天气不是很好,天空灰沉沉的,云层很厚,仿佛要下雨,但是始终没有下。空气显得非常沉闷,好像有种透不气来的感觉。

早上起来,周世龙还没有起身去校场,就看到了**领着几个士兵在院子里,也看到了摆在空地中间的盐担,发现**已经将几个盐担的蒙布揭开了,露出了里面的盐来。另外,还有一个佝偻的老者局促的站在了盐担的旁边。这些天,**一直在寻找煮盐的灶户,一直寻了好久,终算找到了**嘴里说的一个手艺高超的灶户来。

看到周世龙出来,**高兴的说道:“大人,你吩咐要找得煮盐老师傅,我已经给你招来了,另外,地上的这几担就是这位老师傅熬煮的。”

周世龙脸色一喜,快步走了上去拉过那老者的双手,道:“老丈,可盼到你来了。”

那老者对于周世龙的热情有些拘束,一张嘴哆哆嗦嗦的,半响没说出话来,最后是颤抖了身子要跪下行礼,并道:“使不得,使不得,小老儿给大人您行礼了。”

周世龙一把将他扶了起来,道:“老丈何名,现今高寿啊?”

那老者道:“小老儿杨余,今年已是花甲之年了!”

花甲,也就是一个甲子,六十岁。

周世龙有些感慨,随即便温声好是抚慰了他一番。

跟着,周世龙慢慢的走过去,扫了一眼箩筐里面的盐巴。

他以前就有注意过军营之中的盐的问题,之后也是一直予以了关注。不过这时在看**口中的这位手艺高超的老师傅熬出来的海盐之后,忍不住一阵失望。

“这就是好盐吗?”

周世龙自言自语的问道。

毫无疑问,在周世龙的眼里,这些海盐只是最原始的盐巴,含有很多的杂质,表面带着黄黄的颜色,非常的难看。伸手抓起一把海盐,涩涩的,颗粒很大,也不均匀。这样的海盐,用来炒菜,显然有点勉强,也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他内心忽然微微一动,想起了什么,问道:“老丈,附近的盐都是这样子的吗?”

杨余有些纳闷周世龙为什么由此一问,但还是立即回道:“不是小老儿自夸,小老儿熬出来的这些盐可是整个山东一地质量最是上乘的海盐了。另外的人,他们没那个手艺,而且有些人还喜欢往盐里面掺点泥土什么的,要么是掺点细沙,又或者掺点硝石这些有毒的玩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