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人心-第2/3页

加入书签
    “只是,到底做这件事的人是我。若寻不到那个替我的人,就不能走。”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可同时,每个人也总有自己的责任。

    这两者在很多时候都是对立的,像是天意,老天在迫你做一个选择。

    有一部分人人会选择舒适,有一部分人会顺其自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却更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是一定要放弃一个,可能兼顾两者之人实在是少,便是同得,也一定有一方会更重些。

    人啊,活在这世上,最不能逃避的就是责任,最不能欺骗的就是自己。他不愿负她,最不愿便是因他而让她不开心。可便是如此,却也不能因她而丢弃自己应当背负的。这是他自己选的路,没有什么可郁闷抱怨,虽然也没有什么好开心骄傲。

    矛盾吗?

    可是,人生不就是由一个一个大大小小的矛盾组合起来的?

    即墨清的想法,也不过就是尽人力,顺天意,如此而已。

    清风徐徐而过,树影浅浅回行。

    对于胡鼎而言,他这一生都忘不了那一夜。

    也正是因为那一夜,改变了他的一生。

    那夜星光熠熠,月华灼灼,草丛中有早生的萤火浮动,可这一切,都敌不过男子眼眸清亮,仿若聚了天光一般,耀人夺目。

    “如今世道当属大争,虽说乱世多灾难,战争从来便是生灵涂炭的代名词,而若内外皆起,于百姓而言更是大不幸。然,衰盛沉浮纵有天意,却也唯有如此方能得定,内外纷争也只有这般才能平息。不战不足以休平其道。”他一顿,“既是如此,在下以为,唯有以乱刀斩乱世。既要了断,便断个干净彻底。”

    他说着,右手一挥,如同天下霸主君临,那一霎的风姿足以盖过千古以来万千琳琅光华。故而,纵是身处幽淡的暗夜里边,却也给人满目生辉不可逼视的错觉。胡鼎心下一震,由心底对他生出几许赞叹和敬意。

    “大丈夫心怀天下,既愿家国安康,又何苦屈于庸主?有心却无能者自保便可,超凡而出世者无法强求,然将军能力超群亦非无心,手执长剑驰骋沙场,不正是为了封乱世开太平,兴疮痍之国安天下万民?如今时机将至,在下不才,却是有意,是以求于将军。却不知将军可愿与我同行?”

    方才他还只将这个男子当成将军的后裔,心底对他纵有钦佩,却未必愿意为了这份钦佩而走上不臣之路。胡鼎有抱负有雄心,也愿安家国定社稷。要他上战场杀敌,他毫不畏惧,身先士卒,奋勇当前,可要做这般改朝换代江山之事……他不敢赌。

    却忘记了,在投身战场的那一刻,他便是为了国家,为了国民,而非君王。

    他早放弃那什么所谓的安稳了。

    如即墨清所言,穷极则破,也唯先以破之,方能得其后立。

    对于决定,要断便需断个干净,那么对于一件事情,要做是不是也该做个极致?多年前的热血在今朝被重新唤起,沸腾在血脉里,烧得极旺。即墨清是将军的后裔,却更是他自己,刚刚那般言语虽然简单,其间心境格局却可见不小。

    足以令人折服其下。

    于是颔首,抱拳,躬身。

    这样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竟在一个年轻男子面前低头抱拳,示以忠心。实属罕见。

    可就算有人在此看见,怕也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胡鼎无话,即墨清浅笑,而宋歌松了口气般,微微勾唇。

    四周静谧,没有声响,一切尽在不言。

    大覃四十四年夏末,内战起。

    据史书记载,这场内战持续的时间很久,极是拖延。大覃皇室气数虽尽,却仍是死撑着不肯倒下,而当时起义的主帅后来乾元的开国君主即墨清,他为减缓当国危机,不使百姓遭难,在陈国来袭之时赫然转身,将朝堂留还大覃,率军抗敌。

    如此,愈得民心。

    这样的举动实在叫人惊叹,却也有些阴谋论,道其动作不过就是为了收买人心。

    是啊,那时的大覃已经衰竭,而即墨一军一路攻回,收服人数众多,兵强马壮,又是恰逢其会,当时那片土地几乎算得上是他囊中之物了,唯一的不好,只在于名义不正。偏可这个时候,陈国来犯,于是他抽身抗敌,几乎没有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