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落座,刘桂花斟茶倒水,梁会昌挨在陈方春身边,说:“老师,十多年没见您了,谁能想到在这里见到您,是我幸运啊。”那边镇长给陈方春介绍梁会昌,说:“梁县长来我们县两个多月,刚熟悉工作,就来我们镇视察工作了。”梁会昌说:“哪里是视察,听说这边的新农村建设搞的好,前来取取经,这一来就有收获,一是见到老师您,二是看到张庄镇特别是北方庄乡村文化旅游搞的热气蓬勃,三是这项目竟是您搞起来的,让我们这些做官的惭愧呢。”陈方春说:“我不过提了个建议,具体工作还要你们做,又赶上中央政策,这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梁会昌说:“投资商是您介绍过来的吧,县镇两级政府聘请您做顾问,他们找到人啦。我记得听你讲课,你曾经说到农村发展的出路,那个时候,您就有这个想法了——”又转头对来人说:“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啊。”众人又一阵附和,一时笑语满堂,好不热烈。
梁会昌又问过陈方春来北方庄的情况住宿饮食等等的,末了说:“陈老师,跟我去镇上吧,我今天坐庄,请老师您聚聚,我们聊聊天,还有很多问题向您请教呢。”陈方春说:“你不嫌弃的话,就在我这边吃晚饭,几位领导都在,一起说说话。”梁会昌看看镇上几个领导,几个领导说:“今天你们师徒相会,本来我们该给您师徒办个庆贺酒宴,梁县长十多年后又见到您,有好多话对您说呢。我们今天不参加您的聚会啦,改天专程登门拜访您。”梁会昌接过话说:“这样也好,你们回吧,让司机过来,晚饭后我直接回城,你们不要等我了。”书记说:“我让他们给您整几个菜来......”陈方春说:“这就太麻烦了;你们看到了,我院子有现成的青菜,刘嫂那边有喂养的小鸡,标准的绿色食品什么都不缺。”梁会昌看着书记镇长说:“就按我老师说的做,你们回吧,我不留客啦。”众人笑着走出去,陈方春送到大门。
这边梁会昌站起身,在室内周游,看着墙上的字画照片,问刘桂花:“陈老师平时不看电视?”刘桂花说:“您看这屋里,只放书画作品之类的,没有电视机;他又不串门子,看不到电视。”梁会昌点点头,说:“老师年轻时的理想实现了,他那个时候,三十不到二十出头,竟坐到了大学讲堂上,对乡村生活那个向往。”刘桂花微笑着说:“老师这人很有意思的,是现代高士又不忘红尘烟火。”梁会昌看看刘桂花,暗暗称奇,正要说话,陈方春走进门。
陈方春刚坐下,就对刘桂花说:“刘嫂,今天又要麻烦你了,晚饭做四个菜,不要复杂,我和梁县长喝几盅。”刘桂花说行,便去院子摘菜,然后回了家。
刘桂花走后,梁会昌对陈方春说:“那位刘嫂说话很有水平呢。”陈方春说:“她给我做做饭缝缝补补洗洗衣服什么的,很聪明伶俐的女子,考过三年大学,下学后一直没忘记读书学习,这一年把你们学的大学教材看了一多半。”梁会昌说:“我说呢,刚才她那一句话让我大有惊奇。”陈方春问:“她说什么呢?”梁会昌将刘桂花刚才的话转告给陈方春,说:“近朱近赤,听她说话,我想起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典故,郑家诗婢好读书。”陈方春哈哈大笑,说:“你如今做了大官了,更要熏陶渐染身边人啊。”梁会昌说:“老师,您说笑了,我这点官怎么敢说一个‘大’字,要说教诲育人,老师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两人聊着过往近事,等刘桂花带来饭菜,举杯小饮间,梁会昌又问陈方春从政之事,陈方春说起几个做官的学生,又聊到政坛八卦,不觉天黑。在刘桂花家吃饭的司机接到电话,便去接梁会昌回城。
刘桂花跟着到陈方春这边,送人走了,回到屋,对陈方春说:“你这学生风度翩翩的,当年做学生时迷倒不少小妹妹吧。”陈方春说:“他那一届学生,梁会昌最帅,但对感情的事不上心,在校入党,是班长又是学生会主席,社交能力很强,演讲啊,举办各种活动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文笔更好。”刘桂花说:“看他外表就是当官的料,有排场。”陈方春说:“是气场吧。”刘桂花说:“嗯呢,我又说错话了,用词不当——你送镇长书记的时候,他问你看不看电视呢。”陈方春一笑,意味深长的说:“做官的都很敏感啊。”刘桂花说:“我不明白你这话,什么意思呢?”陈方春说:“你先琢磨琢磨,他来泗城两个多月了,他不知道我在北方庄,我是不是该知道他来泗城了?”刘桂花说:“我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梁会昌又问过陈方春来北方庄的情况住宿饮食等等的,末了说:“陈老师,跟我去镇上吧,我今天坐庄,请老师您聚聚,我们聊聊天,还有很多问题向您请教呢。”陈方春说:“你不嫌弃的话,就在我这边吃晚饭,几位领导都在,一起说说话。”梁会昌看看镇上几个领导,几个领导说:“今天你们师徒相会,本来我们该给您师徒办个庆贺酒宴,梁县长十多年后又见到您,有好多话对您说呢。我们今天不参加您的聚会啦,改天专程登门拜访您。”梁会昌接过话说:“这样也好,你们回吧,让司机过来,晚饭后我直接回城,你们不要等我了。”书记说:“我让他们给您整几个菜来......”陈方春说:“这就太麻烦了;你们看到了,我院子有现成的青菜,刘嫂那边有喂养的小鸡,标准的绿色食品什么都不缺。”梁会昌看着书记镇长说:“就按我老师说的做,你们回吧,我不留客啦。”众人笑着走出去,陈方春送到大门。
这边梁会昌站起身,在室内周游,看着墙上的字画照片,问刘桂花:“陈老师平时不看电视?”刘桂花说:“您看这屋里,只放书画作品之类的,没有电视机;他又不串门子,看不到电视。”梁会昌点点头,说:“老师年轻时的理想实现了,他那个时候,三十不到二十出头,竟坐到了大学讲堂上,对乡村生活那个向往。”刘桂花微笑着说:“老师这人很有意思的,是现代高士又不忘红尘烟火。”梁会昌看看刘桂花,暗暗称奇,正要说话,陈方春走进门。
陈方春刚坐下,就对刘桂花说:“刘嫂,今天又要麻烦你了,晚饭做四个菜,不要复杂,我和梁县长喝几盅。”刘桂花说行,便去院子摘菜,然后回了家。
刘桂花走后,梁会昌对陈方春说:“那位刘嫂说话很有水平呢。”陈方春说:“她给我做做饭缝缝补补洗洗衣服什么的,很聪明伶俐的女子,考过三年大学,下学后一直没忘记读书学习,这一年把你们学的大学教材看了一多半。”梁会昌说:“我说呢,刚才她那一句话让我大有惊奇。”陈方春问:“她说什么呢?”梁会昌将刘桂花刚才的话转告给陈方春,说:“近朱近赤,听她说话,我想起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典故,郑家诗婢好读书。”陈方春哈哈大笑,说:“你如今做了大官了,更要熏陶渐染身边人啊。”梁会昌说:“老师,您说笑了,我这点官怎么敢说一个‘大’字,要说教诲育人,老师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两人聊着过往近事,等刘桂花带来饭菜,举杯小饮间,梁会昌又问陈方春从政之事,陈方春说起几个做官的学生,又聊到政坛八卦,不觉天黑。在刘桂花家吃饭的司机接到电话,便去接梁会昌回城。
刘桂花跟着到陈方春这边,送人走了,回到屋,对陈方春说:“你这学生风度翩翩的,当年做学生时迷倒不少小妹妹吧。”陈方春说:“他那一届学生,梁会昌最帅,但对感情的事不上心,在校入党,是班长又是学生会主席,社交能力很强,演讲啊,举办各种活动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文笔更好。”刘桂花说:“看他外表就是当官的料,有排场。”陈方春说:“是气场吧。”刘桂花说:“嗯呢,我又说错话了,用词不当——你送镇长书记的时候,他问你看不看电视呢。”陈方春一笑,意味深长的说:“做官的都很敏感啊。”刘桂花说:“我不明白你这话,什么意思呢?”陈方春说:“你先琢磨琢磨,他来泗城两个多月了,他不知道我在北方庄,我是不是该知道他来泗城了?”刘桂花说:“我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