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春把那棵梅树带回家,打电话让刘桂花拿?头来,挖树坑用。不一会,刘桂花扛着?头到了,见到那棵梅树,一阵惊喜,嘴上却说:“你不是说让她长在自然中吗,怎么弄家里来了?破坏专家。”陈方春说:“这是迫不得已,再晚一刻,你就看不到这棵树了。”刘桂花听过挖掘梅树的经过,说:“她在等你呢,她和你心有灵犀。”陈方春说:“不是爱花怎知花,不知花者不爱花,我在保护她。”刘桂花说种在哪个地方,我来刨坑。陈方春说种在南窗下吧,随口诵出四句诗来:“花种南窗下,琴随近鸟声;诗书翻旧处,岁月幻中平。”刘桂花听了说,你写给我看看。陈方春说,晚上发给你——你看,菜畦中长了不少野草,改除草了,两人于是蹲下间草。
几畦菜不多功夫完成了,刘桂花问陈方春,晚饭想吃点什么,这几天天天馒头,我看你吃腻了。陈方春说,发面了吗,烙几张发面饼。刘桂花说,我看出来了,你喜欢吃饼。陈方春说,严格的说,我喜欢吃发面饼,搞点生菜,剥几辫蒜加一个辣椒,捣成蒜泥,单独放到碗中,滴几滴香油,沾上菜叶卷在烙饼里层,那个香。刘桂花说,你怎不早说,这还不好做!你很好伺候啊。陈方春说,我怕你们不喜欢这种吃法,又怕麻烦你单独给我做,所以没说。刘桂花说,我家的饭都是粥啊馒头啊鱼啊肉的,有汤有水的,很可口的,就以为你喜欢,我回去做去。迈出几步,回头问陈方春,烙饼里夹馅吗?陈方春说,少长点。陈方春说,把?头带走。刘桂花说,这几天用不着,放你这里吧。
刘桂花走到自己家门,看到一个青年从村南走过来,那青年一头长发,白色长袖衬衫,扎着外腰,牛仔裤,黑皮鞋。刘桂花想,这是谁呢,村里没这打扮的,便停下脚步留意了几眼。那青年做走到刘桂花前,叫了一句“二审”,刘桂花“哦”了一声,才想起那青年是李挺银的孙子李潇勤,忙不迭的说:“我看着熟悉,一时没想起来,原来是你,快家里坐坐。”李潇勤说,您不忙的话,我就进去坐坐。刘桂花说,不忙不忙,就是忙也不耽搁你坐坐啊。
李潇勤坐下,刘桂花斟过茶,递过去茶碗,李潇勤说谢谢。刘桂花说,我记得你大学毕业了,在哪里工作?李潇勤说,我去美国留学了,后天走。刘桂花说,真的啊,太有出息啦,你是咱村第一个出国留学的,是后天走吗,我给村长说说,给你送行祝贺。李潇勤说,哪能麻烦村里人。刘桂花说,咱村的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别说留学生了,考上大学的全村跟着祝贺,你那年考上大学全村喝的喜酒,你忘了?李潇勤说,有那一次就行了。刘桂花说,这怎么行,一码是一码,等你学成回国,再给你接风贺喜。李潇勤说,咱村的人厚道热情,这村风没几个村比的了。刘桂花又问李潇勤学习内容读几年书怎么动身,李潇勤一一作答。
李潇勤走后,刘桂花给李宏山打电话,说李潇勤去美国留学,后天就走,人刚到家,你安排下给孩子送行。李宏山说,明天中午可以吗,今天有点晚,家家在做饭。刘桂花说就这么定了。
晚饭时,刘桂花跟陈方春说起李潇勤的事,陈方春问孩子是自费还是公费?桂花说,没问他,自费的话,他那家庭能听得起学费?陈方春说,这几年,留学的越来越多,国家放宽政策,自费出国更方便。再问李潇勤在哪上的大学学的什么专业,桂花说没问他,笑着说:“我是一问三不知,你别问了。”陈方春说:“国门打开了,国际交流多了,老百姓选择的余地更广阔的,经商,留学,旅游,移民,眼界高视野宽了。”吃过最后一口饭,高兴的说:“这是我来北方庄吃的最如意最痛快的一次饭。”刘桂花说:“以前的饭白吃了,你该等着这顿饭。”陈方春说:“等待今天不早饿死啦。我是说最如意最痛快,没说以前吃的不好。”刘桂花说:“我知道的,逗你呢。”就去收拾碗筷。陈方春冲一壶茶,等刘桂花洗刷完碗筷,递给刘桂花一碗茶,自己走到门外漱口。刘桂花看着他说:“你漱口的习惯好,我学会了,每顿饭不漱口觉着口里发粘。”陈方春说:“有用茶漱口的,也有用清水开水盐水的。”刘桂花说:“哪一种最好?”陈方春说:“自己习惯最好。不过,盐水漱口不卫生,最好用清水。”刘桂花说:“你怎么不用清水?”陈方春说:“这是习惯,饭后喝茶跟着漱漱口。”刘桂花说:“我也用的茶,明天改过来,用清水;泡茶麻烦。”陈方春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只要对自己好,没必要改。像北方庄人,我仔细观察了,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在医生或是营养师看来,很不健康,但北方庄人不照样长寿的长寿!”刘桂花说:“就是啊,出国的人不都重新习惯人家外国的生活。”陈方春说:“不光习惯,而且归化了。”刘桂花问:“怎么归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几畦菜不多功夫完成了,刘桂花问陈方春,晚饭想吃点什么,这几天天天馒头,我看你吃腻了。陈方春说,发面了吗,烙几张发面饼。刘桂花说,我看出来了,你喜欢吃饼。陈方春说,严格的说,我喜欢吃发面饼,搞点生菜,剥几辫蒜加一个辣椒,捣成蒜泥,单独放到碗中,滴几滴香油,沾上菜叶卷在烙饼里层,那个香。刘桂花说,你怎不早说,这还不好做!你很好伺候啊。陈方春说,我怕你们不喜欢这种吃法,又怕麻烦你单独给我做,所以没说。刘桂花说,我家的饭都是粥啊馒头啊鱼啊肉的,有汤有水的,很可口的,就以为你喜欢,我回去做去。迈出几步,回头问陈方春,烙饼里夹馅吗?陈方春说,少长点。陈方春说,把?头带走。刘桂花说,这几天用不着,放你这里吧。
刘桂花走到自己家门,看到一个青年从村南走过来,那青年一头长发,白色长袖衬衫,扎着外腰,牛仔裤,黑皮鞋。刘桂花想,这是谁呢,村里没这打扮的,便停下脚步留意了几眼。那青年做走到刘桂花前,叫了一句“二审”,刘桂花“哦”了一声,才想起那青年是李挺银的孙子李潇勤,忙不迭的说:“我看着熟悉,一时没想起来,原来是你,快家里坐坐。”李潇勤说,您不忙的话,我就进去坐坐。刘桂花说,不忙不忙,就是忙也不耽搁你坐坐啊。
李潇勤坐下,刘桂花斟过茶,递过去茶碗,李潇勤说谢谢。刘桂花说,我记得你大学毕业了,在哪里工作?李潇勤说,我去美国留学了,后天走。刘桂花说,真的啊,太有出息啦,你是咱村第一个出国留学的,是后天走吗,我给村长说说,给你送行祝贺。李潇勤说,哪能麻烦村里人。刘桂花说,咱村的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别说留学生了,考上大学的全村跟着祝贺,你那年考上大学全村喝的喜酒,你忘了?李潇勤说,有那一次就行了。刘桂花说,这怎么行,一码是一码,等你学成回国,再给你接风贺喜。李潇勤说,咱村的人厚道热情,这村风没几个村比的了。刘桂花又问李潇勤学习内容读几年书怎么动身,李潇勤一一作答。
李潇勤走后,刘桂花给李宏山打电话,说李潇勤去美国留学,后天就走,人刚到家,你安排下给孩子送行。李宏山说,明天中午可以吗,今天有点晚,家家在做饭。刘桂花说就这么定了。
晚饭时,刘桂花跟陈方春说起李潇勤的事,陈方春问孩子是自费还是公费?桂花说,没问他,自费的话,他那家庭能听得起学费?陈方春说,这几年,留学的越来越多,国家放宽政策,自费出国更方便。再问李潇勤在哪上的大学学的什么专业,桂花说没问他,笑着说:“我是一问三不知,你别问了。”陈方春说:“国门打开了,国际交流多了,老百姓选择的余地更广阔的,经商,留学,旅游,移民,眼界高视野宽了。”吃过最后一口饭,高兴的说:“这是我来北方庄吃的最如意最痛快的一次饭。”刘桂花说:“以前的饭白吃了,你该等着这顿饭。”陈方春说:“等待今天不早饿死啦。我是说最如意最痛快,没说以前吃的不好。”刘桂花说:“我知道的,逗你呢。”就去收拾碗筷。陈方春冲一壶茶,等刘桂花洗刷完碗筷,递给刘桂花一碗茶,自己走到门外漱口。刘桂花看着他说:“你漱口的习惯好,我学会了,每顿饭不漱口觉着口里发粘。”陈方春说:“有用茶漱口的,也有用清水开水盐水的。”刘桂花说:“哪一种最好?”陈方春说:“自己习惯最好。不过,盐水漱口不卫生,最好用清水。”刘桂花说:“你怎么不用清水?”陈方春说:“这是习惯,饭后喝茶跟着漱漱口。”刘桂花说:“我也用的茶,明天改过来,用清水;泡茶麻烦。”陈方春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只要对自己好,没必要改。像北方庄人,我仔细观察了,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在医生或是营养师看来,很不健康,但北方庄人不照样长寿的长寿!”刘桂花说:“就是啊,出国的人不都重新习惯人家外国的生活。”陈方春说:“不光习惯,而且归化了。”刘桂花问:“怎么归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