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花开》下:花语外传(二)-第3/4页

加入书签
再要回屋,陈方春对向明爷爷说:“老人家,咱在院子里走走吧,别憋了一肚子饭。”“好啊,”向明爷爷说,“我的习惯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英雄们爸爸跟着接话说。

向明妈妈忙着收拾桌子洗碗刷锅,四个男人在院内漫步遛弯,边走边说话。向明爷爷说:“陈教授,您吃饭的习惯和我差不多,看来咱们有缘啊。”“有缘千里来相会啊。”向明插话说。“陈教授,您是向明的老师,孩子没少说起您,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今天一见,更对您有了了解,平易近人不说,您对农村生活很熟悉啊。”向明爸爸说。

“我是三十多年前从农村走出来的,老家在河北,咱们的乡俗差别不大。”陈方春说,“以后天天在一起了,你们慢慢知道我就是个农村人。”

“陈教授,听向明说起您来这里的原因,您算来对了,这北方庄不大,可风景好,周围是山,是原始森林,这一大片山,都是我们北方庄负责管理的,山半腰以上都是树,山半腰以下是梯田,五谷杂粮什么都能种,就是收不多,仅够吃饭的,我们拿五谷杂粮换山下的麦子白面,互通有无啊。”向明爷爷好像要开始介绍北方庄,“等您有空了,慢慢看吧。”陈方春说:“向明跟我介绍过这里,可百闻不如一见,单这空气,就让我有些醉氧了。”向明爷爷爸爸听了,一阵大笑,向明爸爸说:“我们村是有名的老人村,百岁以上、**十以上的老人,在全山东全中国数得上。就是交通不便,没个平地,到处是石头,走路也要三分小心。再就是,物产不多,东西都要去山下去镇上买。”

陈方春说:“我正要给您说声呢,我来北方庄,最大的麻烦事吃饭问题。我曾想着自己做饭,但又怕麻烦,一个人做饭,往往饭做好了,胃也被饭味菜味熏饱了。所以干脆,找个人专门给我做,权当保姆吧。我每月给他两千,饭食也在里边了,如果想打牙祭,我再自掏腰包。”

向明爸爸说:“哪里用得着。你就吃在我家,出门就到,方便着呢。”“是方便,可给向明妈妈带来不便,他不知道我的饮食习惯,您慢慢替我找一个吧。”陈方春说完,向明爷爷说:“陈教授不是外人,向明爸爸,你别争了,就按陈教授说的办,这对他对大家都好,都方便。”陈方春说:“老人家,还是您知我心呢。”向明爷爷说:“哪里是知心,我是看着怎么简单怎么做。”向明爸爸说:“这几天先在我家吃,等我给你找好人再说。”

陈方春回到住处,向明跟着过去,拿两只暖水瓶去他家取水,等他回来,陈方春说:“向明,给我准备个火炉子,我方便烧水,你们家的路子是怎么样的?”向明说:“都是柴火锅,有的家里烧蜂窝煤,给你买个蜂窝煤炉子吧。我一会去买。”

王向明买回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正要生火,向明爸爸走来,说:“陈教授,晚上在村委给您接风,镇上领导也过来。”陈方春说:“我这一来,实在惭愧,给您一件添麻烦不说,还惊动了镇上领导们。”王昌林说:“您被客气,就是县长也没得您的身份高贵,他们来应该的。”陈方春说:“那就有劳老弟弟您了。”

晚上酒宴在村委院内举行,一大圆桌,镇高官、镇长、高官、一个副镇长,北方庄全体村委委员五人,向明也参加了。陈方春第一见到向往已久的刘桂花。

陈方春发现,镇领导平均三十六七上,比北方庄村委委员们平均年龄小,这看法一说,向明爷爷哈哈一笑,说:“我一个人把他们几个人的岁数拿上去了,镇上领导都是有文化有水平的,我老朽一个,跟不上时代啦。”镇书记说:“你老人家那是一宝,百战沙场,我们得多跟您学习。”众人便随口应声,王士兴老支书又说:“在你们面前,我不过卖老,只能向你们学习,你们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陈方春说:“还记得文革时期,老人家搞三结合,今天这场面,真的是老中青结合,龙马驹共进。”大家连声说好,就一起举杯。

一杯酒下去,镇长说:“我们这地方,天高皇帝远的,发展空间不大,办法不多,陈教授来了,可要帮我们想想办法,指条路子。”

陈方春说:“我不过一个叫文科的教师,你们都是青年才俊,你们的办法肯定很多。真要我出力的话,我不推辞。你们带路,我跟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