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中原乱战

加入书签


    …

    临近春节,长安城里处处张灯结彩,大业十三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李渊可谓是人生巨变,坐拥关中沃野千里,拥兵二十余万,称王拜相,何其雄壮。

    特别是击败薛举后,夺取安定、天水、汉阳、河池四郡,唐王势力更加雄厚,一跃成为天下间数一数二的诸侯王。

    关中安定,李渊正是志得意满,与此同时,中原之地却是征伐不断。

    这一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瓦岗起义军在首领翟让的率领下纵横中原,占据大隋朝最大的粮仓洛口仓,而后攻克荥阳,击杀“威震东夏”的名将张须陀。

    而瓦岗李密在数次击败隋军后,亦是声威大震,诸如黎阳义军李文相、清河义军赵君德、平原义军郝孝德等各地义军纷纷归附,尤其是在黑石之战后,李密威望更甚,瓦岗士卒只知李密,而不知有翟让者甚多。

    而瓦岗首领翟让欣赏李密的才干,自觉不如李密,于是禅位,推举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是为“魏公”。

    翟让虽是豁达大度,但其麾下诸如王儒信、翟弘等人却是不甘心,背地里怂恿翟让夺权,翟让并不理会。

    但奈何李密尝到了权力的好处,怎会放手,并不放心翟让,于是设计斩杀翟让,一统瓦岗,至此,令出一人,瓦岗军更加强盛,兵锋直指东都洛阳。

    而王世充在黑石之战大败后,洛阳告急,杨广震怒,调集各路精兵救援洛阳,待援军齐集洛阳后,兵员得以迅速补充,被任命为援洛总指挥的王世充当即下令屯兵巩县,意图一雪前耻。

    双方在洛水对峙,僵持不下,王世充亦是经验丰富,连番战败后更加谨慎,欲要寻找李密的弱点将其击溃,派兵绕行洛水之北袭击瓦岗军,奈何瓦岗军能人辈出,又一次被瓦岗军击败。

    这时,江都的杨广沉不住气,也等不及了,开始微操,下令王世充迅速渡河击败李密,王世充无奈,只得下令建造浮桥,渡河进击。

    但由于大军乃是各地援军组成,虽名义上是由王世充指挥,但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战,杨广旨意一下,便有人开始搭建浮桥,虎贲郎将王辨最先建好浮桥,直接渡河进攻,仓促间,李密被打得措手不及,营寨都被攻破了,溃败在即。

    然而此时的王世充却由于将令不一,并不知晓王辨的战况,竟是鸣号集结全军,已经攻破瓦岗营寨的王辨所部受此影响,进击之势被打断,李密迅速抓住战机,下令反击,大获全胜。

    王辨等六员隋军大将阵亡,隋军全线溃散,淹死者不计其数,王世充仅率数千人连夜逃回河阳,而后自知罪责难逃便自我关押,以示请罪。

    洛阳留守乃是越王杨侗,王世充官拜江都通守,那可是杨广的亲信,杨侗怎敢责罚,更何况值此用人之际,杨侗只得派遣使者赦免其罪,将其召还东都,另外赐金帛、美人以安其心。

    王世充得到赦免,当即率军返回洛阳,沿途收拢流亡逃散的残兵,得万余人,屯兵洛阳东北的嘉城,屡战屡败后,王世充再不敢轻举妄动。

    而李密则是乘胜追击,高歌勐进,一举攻占金墉城,又大败隋将段达,击杀隋廷民部尚书韦津,趁机攻占偃师、柏谷等地,拥兵三十余万。

    一时间魏公李密的名声威震中原,东到海滨、泰山,南到长江、淮河,无不臣服于李密,直到此时,世人多以为“当有李氏为天子”这句谶语会应在李密身上,窦建德、朱粲、杨士、孟海公、徐圆朗、卢祖尚等人纷纷上书劝进。

    但李密智谋过人,深知如此隋廷尚存,西都长安已为李渊所占,认为东都洛阳没有攻克的话,绝计不能称帝,于是加快攻取洛阳的步伐,修缮金墉城,以金墉城为大本营,屯兵邙山,直逼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