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宝山卖鞋-第2/3页

加入书签
虽说在一般人看来,这多一个铜子,少一个铜子,应该没什么区别。可王宝山心里清楚,一个铜子可以买两个馒头,自己又是个干苦力的,一天没有个八、九个馒头垫底,那怎么行。

想来想去,他也只得忍气吞声,闷头朝山上走去。因为,那里有他的家,那里有他的茅草窝棚。

“是宝山吗?”

在村口,经过一间低矮的茅草土房时,一个苍老、破哑的声音。忽然,从里面传了出来。

“嗯,是我…刘大爷…”王宝山知道这是村里的一位老人,是靠卖草鞋过活的刘大爷。

“进来坐坐吧!”

“好…”

刚进到土房里,王宝山就发现刘大爷有怏,正躺在破旧的床上,显得是身体不舒服,而且他的脸色也不好看,比起往常更显苍老了。

“刘大爷,今个怎么没去集市上卖鞋?”

“唉,昨个回来晚了,不留神摔了个狗啃泥,以为睡一宿就没事了,谁曾想,今个就爬不起来了…老了…”刘大爷望了望外面,叹着气。

“唉,我今个也倒了点霉气……”王宝山没有去询问其他,见刘大爷叹气,他也跟着叹起气来。

本想得到点安慰的刘大爷,见他也叹气,就有些不悦,说:“你年纪轻轻的,叹哪门子的气?”

“我给那李老爷府上送了四、五年的木柴,最初的十个铜子一担,滚到现在,只能拿五个铜子了……今个又少一个……这往后该咋过啊!”

“呵呵,你还嫌少?”刘大爷一听乐了,看来这也却是一件很倒霉的事儿。

“当然,以前可以一天吃个满饱,今后却只能吃个半饱。”

“你除了砍柴,就想着吃了?”

“肚子都填不饱,哪还能想别的……”

刘大爷听了,却没有再笑话他。叹了口气,悠悠地说:“这人啊,活法都不一样。李老爷府上的下人众多,那可都是一张张要吃饭的嘴…你也不能全怪他,兴许是哪个下人瞒着他,克扣了铜子……”

王宝山一听,却低下了头,没有再叹气。

“你光靠砍点柴来卖,肯定难以长久……”

“除了砍柴,别的活计我都不会啊!”

“不会可以学嘛!没有人天生就会的……不如这样吧!暂时我也走动不了,你就帮我把那几十双草鞋,拿去集市上卖了!回来后,咱爷俩,五五分账。如若好卖,往后你就别去砍柴了,一门心子地帮我卖草鞋得了,我也好一门心子的做草鞋……”

“行吗?”王宝山有些惊讶。

“咋不行?试试就知道了……现在天色尚早,你赶快去集市。”

“这……”王宝山显得有些拿不定注意。

“这个啥!老头子我还饿着肚子,你快去,不然咱爷俩往后都得挨饿了。”

也许是听了说会挨饿,王宝山也不再犹豫,取下腰际的砍柴刀,和套绳找个位置放好后,并去收拾那十几双被扔在墙角的草鞋。

临行前,他还不忘嘀咕一句:“刘大爷啊!我这吃饭的家伙事,你可给我照看一二,今日可是头一朝,去做买卖,若卖不好,可别怨我……”

“晓得,一定不会怪你……记住,一双鞋卖十二个铜子…最少也要十个才能卖……还有,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刘大爷见王宝山出了门,连忙喊到。

“好……”

刘大爷听到这声音,已经出了村子,也就放了心,躺在床上满意地笑了。

到了动情处,他心里也开始嘀咕了起来:

“宝山,这孩子人不错,只可惜他是个野孩子…王大牛说是当年在山上砍柴时,捡回来……谁信啊!”

李头镇集市,是王宝山去过最热闹的地方,但那也是几年前的事了。

他曾听刘大爷说过,李头镇以前也是个不怎么热闹的地方。起因是方圆几里内,有个人数众多的李氏族群,他们族中的后辈为了以示敬祖的德行,就建了一座祠堂。

后来,经过逢年过节的祭拜,和长年累月的人来人往,李氏宗祠的周边,在不知不觉中,也渐渐形成了镇集的规模。

集市卖场,不大也不小,汇聚如此的走厮贩卒,多以邻近的村里人为主流。他们靠着自家独有的手艺活儿,做出些轻巧实用的物件,遇到了中意的主儿,就换些钱财,用以养活一家老少。

在农忙或节令的时期,也会有些远道而来的小贩,带着外头的新鲜事物,来此兜售,但多以价格高昂,而无人问津。

今天刚好是个热闹的日子,集市上人头攒动。王宝山蹲坐在集市的角落里,身前摆放着刘大爷做的草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