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雍正,乾隆年间,满清水师主力使用的是“赶缯船”和“艍船”,最大的也不过十一丈,平均长度只有六、七丈而已,明军这边最小型的炮艇也比他们要大。到了乾隆后期以及嘉庆时期,清廷又根据民间的米艇和梭船来改进、仿制水师战船。但这其中最大的,也差不多就是大型赶缯船的尺寸而已。
除了战舰以外,火炮方面满清也是大大落后了。尽管后世那些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发明家们疯狂鼓吹,说什么“我大清火炮技术领先全球”。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先进的大清火炮,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是每战必败。
满清的水师使用的最大的火炮,是仿制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旧式火炮,也即“红夷大炮”。后来满清自己也曾制造过“红衣大炮”,这些舰炮均是十八磅炮。而其他的火炮多是十二磅炮,十磅炮,甚至是更小型的八磅和六磅炮。而新明海军的护卫舰和驱逐舰上,最小的舰炮也是十二磅炮。寒鸦号上搭载了一半以上的十二磅炮,至于二十门主炮,则多是十八磅或是二十四磅的重炮。而且,即使是同样等级的火炮,明军仍旧拥有射速和射程之上的优势。
事实上,满清的火炮就是和那些海盗们比起来,都有所不如。程含章在《岭南集·江右集》中这样记载:“我师之大炮大者不过二三千斤,势不如贼。”“查贼船火药罐受药五六斤,喷筒大径四寸,长**尺。我师火罐受药不过二三斤,喷筒不过径寸,长不过二三尺,何以胜敌?”“章前因带领红单船百号出海,与舟师相从两月,见各将官座船日夜戽水数百桶,譬驱老牛羸马斗豺狼于崇山峻岭之中,庸有济乎?毋怪其沿海停泊而不得力也。”
而在这个明朝仍旧存在的位面里,海盗们更是获得了大明官方的支持。那些拿着合法的“抢劫执照”的私掠船长,经常性地攻击满清的水师,对落单的战船进行洗劫。他们的快船和火炮,都是从台湾或是南洋的军工厂里买来的。虽然满清因为沿海的压力,尽力发展水师,海上力量比原本更强大,但是总体上的差距还是拉大了。甚至于杭州织造和黄岩总兵下属的水师官兵,被两艘海盗船打得落荒而逃,船只、器械均被缴获。(《清通鉴》中对此事曾有记载,并非胡编乱造)
另外,除了火炮的质量,在数量方面满清也是远远不如。满清方面的大型战船一般配备十七至十八门火炮,中型战船十二至十四门炮,小型战船则是四至八门。因为受到造船技术的限制,满清的水师战船只能在露天甲板上布置火炮,因此数量不多。事实上,在实际应用中的战舰,火炮数量远远少于定例。比如李兴汉他们见识过的两广水师,以及苏松水师,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同安梭船,平均每艘战船配备八至十门炮,小型的甚至只有四到五门。整个满清的水师大概有战船五百多艘,按平均每艘船八门炮来算的话就是四千门大炮。而明军的一支主力战列舰队大概有战列舰三十三到三十五艘,平均每艘船的火炮数量可以达到八十五门以上,一支舰队就拥有三千门炮。
“如今我们的七海舰队,总共拥有一百艘三级战列舰,虽然数量上不如满清多,但是拥有的火炮远远超过。我们的火力能够在超长距离上轻易地摧毁任何一艘清军战船,而他们的战舰即使抵近射击也无法击穿战列舰的装甲。这还仅仅只是三级舰而已。”
正是因为以上的种种,虽然满清的皇帝想要建造出一只足以匹敌明军的舰队,但是进度却是极为缓慢。那些没有经验的造船匠和火炮工程师们,大多造不出合格的产品,只好糊弄了事。
“此外,还有海军乘员的培训问题。”李兴汉是正经的科班出身,新明海军军官学校的学生,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很是看重:“满清没有专门的海军学校,他们多是依靠经验,海军的技战术都是口耳相传,连份合格的教材都没有。”
对于军舰和火炮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比较好解决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燃眉之急(虽然因为明军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满清根本无从进口)。但是海军人才的培训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海战经验的积累可能需要上百年才能成熟。新明的海军也是在与西方诸国一次次的战斗中,才最终成长起来的。他们吸收了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海洋强国的经验与教训,最终才打造出了一支真正的无敌舰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除了战舰以外,火炮方面满清也是大大落后了。尽管后世那些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发明家们疯狂鼓吹,说什么“我大清火炮技术领先全球”。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先进的大清火炮,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是每战必败。
满清的水师使用的最大的火炮,是仿制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旧式火炮,也即“红夷大炮”。后来满清自己也曾制造过“红衣大炮”,这些舰炮均是十八磅炮。而其他的火炮多是十二磅炮,十磅炮,甚至是更小型的八磅和六磅炮。而新明海军的护卫舰和驱逐舰上,最小的舰炮也是十二磅炮。寒鸦号上搭载了一半以上的十二磅炮,至于二十门主炮,则多是十八磅或是二十四磅的重炮。而且,即使是同样等级的火炮,明军仍旧拥有射速和射程之上的优势。
事实上,满清的火炮就是和那些海盗们比起来,都有所不如。程含章在《岭南集·江右集》中这样记载:“我师之大炮大者不过二三千斤,势不如贼。”“查贼船火药罐受药五六斤,喷筒大径四寸,长**尺。我师火罐受药不过二三斤,喷筒不过径寸,长不过二三尺,何以胜敌?”“章前因带领红单船百号出海,与舟师相从两月,见各将官座船日夜戽水数百桶,譬驱老牛羸马斗豺狼于崇山峻岭之中,庸有济乎?毋怪其沿海停泊而不得力也。”
而在这个明朝仍旧存在的位面里,海盗们更是获得了大明官方的支持。那些拿着合法的“抢劫执照”的私掠船长,经常性地攻击满清的水师,对落单的战船进行洗劫。他们的快船和火炮,都是从台湾或是南洋的军工厂里买来的。虽然满清因为沿海的压力,尽力发展水师,海上力量比原本更强大,但是总体上的差距还是拉大了。甚至于杭州织造和黄岩总兵下属的水师官兵,被两艘海盗船打得落荒而逃,船只、器械均被缴获。(《清通鉴》中对此事曾有记载,并非胡编乱造)
另外,除了火炮的质量,在数量方面满清也是远远不如。满清方面的大型战船一般配备十七至十八门火炮,中型战船十二至十四门炮,小型战船则是四至八门。因为受到造船技术的限制,满清的水师战船只能在露天甲板上布置火炮,因此数量不多。事实上,在实际应用中的战舰,火炮数量远远少于定例。比如李兴汉他们见识过的两广水师,以及苏松水师,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同安梭船,平均每艘战船配备八至十门炮,小型的甚至只有四到五门。整个满清的水师大概有战船五百多艘,按平均每艘船八门炮来算的话就是四千门大炮。而明军的一支主力战列舰队大概有战列舰三十三到三十五艘,平均每艘船的火炮数量可以达到八十五门以上,一支舰队就拥有三千门炮。
“如今我们的七海舰队,总共拥有一百艘三级战列舰,虽然数量上不如满清多,但是拥有的火炮远远超过。我们的火力能够在超长距离上轻易地摧毁任何一艘清军战船,而他们的战舰即使抵近射击也无法击穿战列舰的装甲。这还仅仅只是三级舰而已。”
正是因为以上的种种,虽然满清的皇帝想要建造出一只足以匹敌明军的舰队,但是进度却是极为缓慢。那些没有经验的造船匠和火炮工程师们,大多造不出合格的产品,只好糊弄了事。
“此外,还有海军乘员的培训问题。”李兴汉是正经的科班出身,新明海军军官学校的学生,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很是看重:“满清没有专门的海军学校,他们多是依靠经验,海军的技战术都是口耳相传,连份合格的教材都没有。”
对于军舰和火炮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比较好解决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燃眉之急(虽然因为明军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满清根本无从进口)。但是海军人才的培训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海战经验的积累可能需要上百年才能成熟。新明的海军也是在与西方诸国一次次的战斗中,才最终成长起来的。他们吸收了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海洋强国的经验与教训,最终才打造出了一支真正的无敌舰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