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台湾

加入书签


基隆港,这里是台湾最繁荣的两个港口之一。港口外的风帆一眼望不到边,码头的仓库里面堆满了货物,来自日本、南洋、美洲甚至是澳洲的商人们都聚集在这里,从早至晚都能看见川流不息的人群。

“虽然比不上马尼拉和台南,但是这里也是东亚一等一的繁华所在了。”林远达知道,基隆是台湾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台北和台南。因为商贸发达的缘故,在短短一百多年里面,就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了一个大型的城市。

“那是当然的了,这里还是我们北方舰队的基地所在,负责防御清国数省水师,每年投入的资源不可计数呢。”一名身穿海军军服的人一边说着,一边向他们走来。那人并没有佩戴军衔,不过他的年纪要比林李二人大上一些,给人一种精明强干的感觉。

林远达二人向他敬了一个军礼,那人也以一个标准的中央军校式的军礼回应:“台湾舰队,海军都指挥佥事郑国焘,奉命来接应两位。”

海军都指挥佥事,这是台湾和南洋地区的特殊称呼。应为历史遗留原因,这些老派军队与新大陆的明军有些脱节,所以他们习惯把三级校官分别称呼为海军都指挥使,海军都指挥同知,海军都指挥佥事。这人年纪不算很大,也就二十来岁,就已经是少校级别的军官了,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提督已经把你们分配到了左营港,属第一分舰队。怕你们人生地不熟,所以让我带你们过去。我们边走边聊吧。”郑国焘给人的感觉十分随和,而且他的一举一动都让李兴汉十分亲切,因此暗地里猜测他也是在中央军校学习过的。

“我也是中央海军学校的学生,比你们大两年而已,也算得上你们的前辈了。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可以和我说。”似乎是看透了李兴汉的想法,郑国焘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经历,他豪爽大方的言论更是博得了二人的好感。

“原来是学长,不过学长怎么到台湾来了呢?”

“我本来就是台湾人,是公派到中央军校去留学的。”郑国焘微微一笑,为他们解答了疑惑。“倒是你们俩,怎么就想到来这里了?中央军的高材生,怎么就自愿到我们这穷乡僻壤来了?”

“台湾离中原最近,到这里来,是我一直的夙愿。”林远达答道。

李兴汉却是笑道:“学长,我们都是大明海军,自然是要以纵横七大洋为志向的。总是窝在家门口那一亩三分地,能有什么出息?出来闯一闯才是正理!”

“好!好!好!有志气!”郑国焘大笑道:“海军就是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能保持活力啊。现在的年轻军官们,总是喜欢安稳。要是人人都像他们这样,过不了几年,咱们的军官队伍可就要变成一潭死水了!”

一路上有说有笑,到达了台湾地区最大的海军基地左营港。这里是一个人工开凿出的军港,由两部分组成。南部为大港,北部为小港。这是自郑成功时代就开始开凿和使用的军港,集中了数座大型的造船厂和兵工厂。但是林远达却发现,这里的防御措施极少,炮台之类的东西更是几乎没有。

“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防御设施。”郑国焘自信满满地说道。

自从乾隆时期清廷最后一次大规模地进攻台湾之后,满清的水师就再也没有威胁台湾本土的能力。闽浙水师无法突破澎湖列岛的防线,而两广水师更是被驻扎在金厦的分舰队看得死死的。至于北面驻扎在崇明岛的苏松水师,他们根本就没有胆量出动。

在这种情况下,台湾舰队采取了寓守于攻的战略,在多条战线上持续给予满清以压力。这种情况下,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能让满清水师惊慌不已,更不要说主动出击了。

军港之外就是军属居住区,军港内部驻扎着一个陆军师(约4000人)负责防卫工作。港口内部停泊着第一分舰队的军舰,是台湾舰队的主力。但是这个主力舰队以李兴汉的眼光看来,却是十分寒碜的。总共就只有两艘老式的巡洋舰,以及十艘护卫舰而已。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型的炮艇,三级以上的战列舰一律没有。北部的旧港里,还停留着不少老式的福船,不过李兴汉觉得这种老船顶多能用来搞运输,开到海上说不定自己就能散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