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计划-第2/3页

加入书签
因此,新明的公司或是工厂,都乐于招收新移民作为廉价劳动力,各取所需。不过即使都是没有公民身份的新移民,还是分为三六九等的。第一等的当然是明人在东方世界的同胞们,也即那些中原人,包括台湾和南洋来的人。这些人最受欢迎,因为和新明的主体人口同出一源。他们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人”,也被那些其他地区的移民们称为是“天生的第一等人”。

第二等的就是印第安人。当年了为了团结起来,反抗西班牙人的需要,新明皇帝编造出了那个“殷人东渡”的理论,声称美洲的印第安人们都是他们的同胞,他们有义务帮助同胞谋求权利与福祉。在当时,可能双方的高层人物都明白,这只是宣传上的需要。但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合作,明人和印第安人真的已经是密不可分。当年的“谎言”也久假成真,双方的后代都毫不怀疑对方是自己的同胞了。所以新明的皇帝每到一个新的地区,就会给予那些新的“被解放的”印第安人们公民身份,对他们一视同仁。

这里所说的“第二等的”印第安人,其实是特指南美过来的印第安人。事实上,能不能称呼他们为印第安人都不能确定,不过明国人对于美洲的原住民们一向是这么称呼的。这些人通常也会被认为是同胞,同样可以被划为“天生的第一等人”,属于是“公民预备役”。

至于第三等人,自然就是黑人和白人了。因为毕竟和他们打交道的时间不长,明国人还是有一些排斥的心理。不过即使同样是白人,法国人就明显比英国人更受欢迎,这是取决于新明这个国家的外交态度的。

“虽然你是从中原来的,不过还不能算是新明公民呢,想要干一些高级的工作会比较难。我看你也是个文化人,让你去工厂里出卖体力恐怕是干不来的吧?”

李兴汉觉得李景曦说的很对,自己什么都不会。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得从头学起,但他又不想成为那些资本家们剥削的底层劳动力,所以他十分地纠结。

“所以你要不要考虑一下参军?”李景曦这样问道,不过当他看见李兴汉的神色之后,又连忙解释道:“我不是指直接去军队里服役,而是去考取军校这种形式。”

不过李兴汉却是在考虑另外的问题:“我这样,刚从中原过来的人。也能参军或是考军校么?”

“当然!这是最快的获取积分的方法。如果能被录取的话,直接就可以成为新明的公民。”

这个政策无疑是很有诱惑力的,但实际上,能够以非公民身份考取军校的,只有中原来的人和南美过来的印第安人而已。而且这两种人大部分也没有办法通过入学考试,所以几乎是一纸空文。

李兴汉觉得这也是条不错的出路,至少军校是费用全免的,暂不用担心生活不是?学习的这段时间里,还正好可以规划一下将来。思前想后,觉得没什么不好的李兴汉就认同了这个方案。

而李景曦和林建章老哥俩也是很高兴。事实上,他们这几天一直都在观察李兴汉。他所表现出的一切,都让这两位新明海军的老将觉得神奇。如果接受专业的训练和教育的话,他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

“他对整个世界的地理格局都了若指掌。他甚至可以说出大西洋沿岸各国的著名港口,峡湾以及他们的特产。”

“他对军事方面的也很渊博,虽然都不深入,但是什么都能知道一点。以他的年纪来说,真的是难能可贵。”林建章这样补充道。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是从中原过来的。而且对中原的情况知根知底,如果不是因为年纪,两个老人家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在满清那边当过官。

虽然李兴汉没有说明他之前是如何学习的,但是两个老人都觉得他肯定有一个了不起的老师,如果那位先生诞生在明国的话,多半是个可以比肩牛顿先生的“百科全书”。事实上也确实没错,李兴汉赖以获取知识的信息系统,本身就是超越一切书本的大辞典。没有享受过信息技术革命的十九世纪的居民,想破脑袋也没办法知道,为什么一个人能足不出户就知晓天下大事。

“那么你决定了?”林远达这样问道,他显得很兴奋。一开始的时候他就觉得和李兴汉志同道合,现在他们终于有了一个相同的目标了:“我也正在准备这次九月份的入学考试,现在总算是有个伴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