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胜说道:浴佛节之后,大约过了两个来月。听闻,在后山对面的瀑布有几次出现了“佛光”。由于出现的时候,一般在早晨辰时,所以只有庙中的僧人看见。事后,我问过智已大师的首徒,当时寺庙的监寺,也就是现任的方丈——圆一法师。他说:方丈室的窗户推开,就能看见后山对面的瀑布。一日他陪着智已大师过完堂,送他回到方丈室,刚迈出方丈室没几步,方丈就在屋内惊呼“佛祖显灵,佛祖显灵”!他推开房门,看见智已大师跪在地上,大声称诵着佛号。方丈室的双扇窗户全部打开的,看见对面的瀑布之上,泛着淡黄色的光影,仔细一看,像极了一尊坐着的释迦牟尼像,有一丈来高。其他僧侣也聚陇在方丈室内外,见此圣迹,皆跪伏诵颂佛陀名号。纷纷都说,这殊胜的圣迹,是普华山的灵气,也是般若寺的大功德,更是智已大师修道行高深的应证。这一圣迹传开后,般若寺的信徒更多,香火更加旺盛了!”
“后几次佛光的情况又是怎样?”
高胜回道:“据说后几次情况大抵相同。”
“这几年还有没有再出现过?”
“听闻还是有的。只是只能在方丈室才能看到后山瀑布,所以一般人也不能得见,只有寺内僧人才有幸看见。
“真是不同寻常!”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寺庙门口。只见这寺庙的山门,并不宏伟,反倒是有些小。想是在最初修建的寺庙山门基础上,沿用了以前的风格,进行了修缮,却别有一番古朴久远的味道。“也许这就是千年前梁武帝时期庙门的样子吧!”袁望暗付道。
山门前有个穿着粗布僧衣的中年僧人低着头在认真地扫着地,见他扫的非常的慢,非常的仔细,象是非常投入的做一件十分要紧的事。这僧人完全没感觉到他二人走来。袁望见这僧人有趣,于是主动作揖到:“师傅,您好!”,这样唤了几声,这僧人仿似才从自己的世界里醒了过来。也作揖还礼到:“阿弥陀佛”。只见这僧人精神矍铄,两眼有神。他还完礼,又自顾去扫地了,也不再搭理二人。
一入山门就是“天王殿”,天王殿中间是弥勒佛,左右两边是四大天王,这些塑像都古朴、典雅,不失为艺术珍品。袁望正看着塑像,此时从殿后,急急的走来一位五十来岁的和尚,后面跟着一年轻的僧人。这和尚在袁县令面前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不知县令驾到,有失远迎。”。
袁望心想:“他怎么知道我是县令?又如何知我到了寺庙”。不禁打量了一下这个和尚:中等偏胖的身材,慈眉善目,身着朴素的僧袍,乍一看以为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只有胸前在一大串佛珠,表明他是庙中有地位的和尚。可能是从远处小跑过来的缘故,额头上有细密的汗珠,有些气喘。
高胜介绍到:“这就是方丈圆一法师!”
袁望赶紧合什作揖道:“久仰!久仰!”
圆一法师:“袁县令今日莅临我寺,真是几世的缘分。不知县令今日到鄙寺有何贵干?”
袁望轻轻笑了一下,说:“今日得空,到贵寺游览一番!”
“欢迎、欢迎!那就由老衲在前面引路,带县令游览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