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皆有宿命-第2/3页

加入书签
“娘,你怎么也喜欢看这个?”杨炯忍不住问道。

杨西施本来看得入神,没想到被打断了,一见是杨炯,惊喜之情浮上面庞。略微沉吟,杨西施说道,“蒙元以武立国,追亡逐北,所向披靡,短短几十年便威震东西,进而定鼎中原,一统华夏。虽说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但也算是武功赫赫。我儿,你如今沦落草莽,归根结底,靠的是以武立身。《元史》,没事也可好好看看,你也是读过私塾的呀!”

就是喜欢杨西施的这份大气和明白!杨炯每次跟杨西施在一起,不仅有血肉相连的亲情,更有一种无形的呵护和帮助,让他很放松。杨西施很少家长里短,说的大多是正事,很多的想法和建议,对杨炯都是很好的补充或指引。

杨炯饶有兴趣地和杨西施交流起读书心得,“娘,你看蒙元如何崛起?其中有何奥秘?”

“为娘看来,原因有三。铁木真改革民政兵制,推行千户制,军政合一,全民皆兵,利于攻伐,是为其一。”

“其二,蒙古入主中原,首先就面对金国。金国乃渔猎民族,终其一朝,未曾一统草原。我儿,你注意到没有,北方蛮族,若想常保兴盛,前提需得一统草原。这是根本。当年辽国兴起,且国祚长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控制了草原。”

“金国先天不足,难以制霸草原,是以,草原一旦出现统一的势力,便居于守势,难以振作,最终被攻灭。说到底,若是金国施行辽国的国策,蒙古崛起,可能另有波折。”

“其三,也是为娘想与你说的。以武立身,攻伐为上,以武立国,征战不休!世事人情,皆有宿命。你看,蒙古一统华夏前,战功赫赫,一派欣欣向荣,反而统一后,军队迅速堕落,国势也江河日下。这就是宿命。以武立国的帝国,就得征战不休,才能雄霸天下!不然,一旦停下来,便会没落衰颓。”

杨西施挺直着脊背,端坐望向杨炯,秀目褶褶生辉。

杨炯若有所悟,勇敢对上杨西施的目光,问道,“娘,我该如何?”

杨西施的目光瞬间转为宠溺和心疼,轻声说道,“我儿,你不明白么?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可明得失,可成大事。虎头山是怎么来的?靠什么起家?以后怎么走,我看呀,差不多也是蒙元崛起的路子吧。唉,只是委屈我儿了!”

心里淌过一丝温暖。杨炯不是矫情的人,身逢乱世,沦落草莽,早已见过很多的残酷与无奈,但也为杨西施的一声叹息而触动。

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家孩儿不得已投身杀戮战场,迈向艰辛人生的怜惜和自责。

杨炯很不想让杨西施伤感和自责,便故作洒脱,憨笑道,“娘,我有机会建立铁木真那样的功业没有?我还想着,以后要打下一个大大的后宫哩!”

顿时,一直侧耳倾听的惠姑停下了手中的针线,狠狠地瞥了一眼杨炯。

听了杨炯的话,杨西施先是愕然,继而开怀大笑,用手指着杨炯,笑骂道,“我个痴儿,男子汉大丈夫,若真是建立了大功业,你还真没什么时间亲近女子。俗话说得好,温柔乡即是英雄冢。依娘之见,你有惠姑一个就够了!”

说到这里,杨西施扭头看向惠姑,说道,“你看看,惠姑多贤惠呀!这针线活,可是比你娘做得好多了!厨艺也好!对了,你们俩,什么时候圆房?”

杨炯立马一头黑线,缄口不言。

不过,杨西施是明白人,见杨炯不说话,而且深夜前来,想必有事,便止住了这个话题,主动问道,“我儿,这么晚了,你还从大营那边赶过来,是有什么事吧?”

杨炯如蒙大赦,赶紧回道,“娘,孩儿前来,还真是有事,想让娘帮我把把关。”于是,杨炯便把当前队伍上的状况,自己的谋划考虑,一五一十给杨西施说了一遍。

杨西施听了,低眉望向桌上的《元史》,眼神既专注又虚空,轻抿双唇,久久不语。

杨炯期待地看着杨西施,惠姑也停下来手中的针线活,屏住呼吸,生怕惊扰到杨西施的沉思。

过了许久,杨西施才开口,语气果决,“为今之计,守不如攻。我儿,你的顾虑,大多在阵仗之上。这个我不太懂。但从人心上考虑,以攻代守,却是利大于弊。虎头山靠什么凝聚人心,扛起大旗?我看呀,就得像这《元史》那样,要靠赫赫战功与无敌威名!《元史》多有记载,蒙元遇有抵挡,动辄屠城。非为嗜杀,实为震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