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的劲风更加刺骨,破败的衣衫与满身的汗渍暴露在这冰天雪地中,冻得我瑟瑟发抖。
回到营地,我迫不及待地换了一身新衣裳,生气了炭炉。照理来说在帐篷这种封闭的空间内是不宜生炭火的,那样很容易中毒窒息,但我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舒缓了过来。
此时理应到了休息的时刻,但是我却毫无睡意。一是因为白天睡到下午才起来,二是因为刚才的战斗给我带来的冲击太大,让我短时内无法平静。几经反侧,我又走了出来。
一路上,我思考着关于个人域的问题。这理论是千山与金正用来解释魔法过程中热力学定律提出来的概念。虽然看起来暂时是解决了许多疑问,可是往深里探究,却又冒出了许多新的悖论。
千山认为,第二世界与个人域系统之间的能量总量是守恒的,魔法所需的能量正是由个人域提供的。乍一看很合理。然而在我利用个人域吸收炙翳的末阳残炎的时候,我突然便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个人域中的能量会消耗殆尽吗?
除了我和千山——也许顶多再有一个金正——以外,应该没有人拥有将第二世界中的能量向个人域内传输的能力了。对于这绝大多数的普通魔法者来说,能量的传输依然是单向的。他们每次使用法术,都需要向个人域提取能量,那么是否总有一天,他们个人域中的能量枯竭?那时他们再使用法术,还能够起到应有的效用吗?
从游戏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荒谬的。
不同于MP的概念,MP的意义,在千山的理论中已经很完善了,它的意思是施法主体在一次施法过程中所能够通过的最大能量值。施法的人就如同一个管道,MP就相当于管道的最大流量,这也巧妙地诠释了许多增加MP装备品的原理,就如同在主管道上安装了数个支管,以此来提高管道的最大流量。持续施法后的透支,理解为在能量的流动中对施法人的身体造成压力负荷导致的虚弱,与运动中的疲劳相对应。这种虚弱是可恢复的,MP的数值也是可改变的,且它是反映施法人本身属性的一个参数,与个人域无关。
但是个人域不同,它所包含的能量,无论数量如何巨大,都只是一个有限的定值,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用完,就彻底没有了。这样就产生了一组矛盾:越是强大的魔法师,就更容易将个人域中的能量消耗殆尽,而后彻底失去所有的法术能力。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况且,从始至终,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先例。
那么个人域中的能量是无限的吗?若是如此,岂不是又回到了最初的热力学问题上来:个人域中的能量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陷入了一个思维的怪圈,怎么转也转不出来。
不知不觉,我便走出了营地。向着四周眺望着,校场的那一方向上,先前积雪融化的土地上重又结起了薄薄的一层冰,反射出微弱的光亮。但这些光亮与广袤的雪地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在周围环境的反衬下,反而显得幽暗而阴森。
我继续向前走,来到了外围的堑壕旁。堑壕将整个营地围了一圈,辅以三重鹿角与拒马,不时地几支巡逻队从此路过,颇有一番古战场的风味。
经过与炙翳的决斗,魔族营地内大多数人都认得我了,再加之萍辰公主与炙天的担保,巡逻的士兵倒没有再将我当作可以人物抓起来,一路上倒是畅通无阻。
前方渐渐地有低声传来。我定睛看去,竟是千山,打着魔光术,坐在堑壕的土地上,正在整理着什么。
“这么晚了还不睡吗?”我上前招呼道。
“睡不着。”
“在忙些什么呢?”我好奇地问。
我刚一问出口,立刻就后悔了,不由暗自嘲笑着自己不长记性。果然,正如可以预料的那样,千山没再理睬我。
对他这种态度,我也算比较习惯了,也因此不再自讨没趣。正欲离开,却又听见身后传来风雷的声音:“原来你们在这里。”
“我只是路过,有什么事吗?”我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