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坐山观虎斗-第2/3页

加入书签
乞塔德观察到,或许鲁缅采夫不在了,或者受了重伤,但他的这支部队显然是训练有素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短管榴弹炮的仰角明显大于实心弹火炮,一发又一发毫无顾忌地飞到了村落里。

而实心弹则对准村落的土坯围墙展开了密集的轰击。

这些多半只有一尺厚的土墙如何能抵挡得了马拉火炮的轰击,没有多久就大面积垮塌了。

不过,就在俄.国人往前推进的那段时间里,阿齐兹也没有闲着,他已经在围墙后面用拆掉的房舍土石又修建了一道阵地,加上他们手里有大量的奥斯曼火枪(鲁密铳),一时竟依托阵地挡住了俄.国人的攻击。

但在刚才的外围攻击战里,由于错误的战术,他的步军至少损失了上千人,虽然堪堪挡住了敌人的攻击,但如果没有外援的话,他的失败是迟早的事。

而依着现在的火炮,想要攻破这道阵地并不容易,此时的榴弹炮的轰炸效果远不如后世,其爆炸效果主要是用来对付密集的步军的,如果想用来对付阵地则是纯属想多了。

而守军只要藏在阵地后面,实心弹的作用又十分有限。

由于俄.国人的军力与奥斯曼人差不多,就只能对准某一面围墙发动进攻,若是四面出击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但或许是浪鲁缅采夫真的遭遇了意外,就算如此,俄.国人的进攻也一刻也没有停止,于是,这样的进攻一直持续到当日黄昏时分。

此时,曼苏尔终于按奈不住了,他的手下还有五千骑兵、五千步军,完全可以分出一部分去攻击外围的俄.国骑兵,于是,他让手下大将、自己的侄子阿卜杜拉赫带着三千骑兵出了营地。

如果此时阿兰城里的骑兵出来,他还有两千骑,何况,它还可以依托村落防御,与他一样,阿兰城的人并没有火炮!

虽然外面打得热闹,但城里的人却是懵懵懂懂的,他们被车臣人团团围着,根本没有办法出城打探消息。

不过,那位据说是马超家族后裔的拉斐尔显然看到了机会,虽然从城墙上并不能瞧清究竟是来了援兵,还是敌人起了内讧,但就算是内讧也是自己的机会。

唯一的机会!

拉斐尔带着一千骑兵从靠近高加索山的后门出来了,他们冲垮了车臣人设置的阻击线,越过了壕沟,最后还有七百多骑抵达了正在攻打阿齐兹大营的俄.国人那里。

得知是俄.国人到来后,拉斐尔心绪十分复杂,虽然都是基督徒,但他们却是外高加索地区最开始信仰基督的教派,比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早,并非欧洲地区流行的天主教、新教、东正教。

前面我们说过,越是小教派,能在主流教派的打压下信仰至今,没有极度的虔诚是做不到的。

当俄.国人初抵北高加索时,就强迫他们改宗东正教,自然被他们拒绝了,否则,以此时俄.国的强大,不会只在库班地区建有据点,若是同时拥有库班地区、阿兰地区,他们早就占据整个北高加索了。

虽然如此,但俄.国人依旧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不管他们是凑巧过来的,还是真的来救他们的,他们只能抓住。

不过,杀红了眼的俄.国人并没有抓住这个可以让他们迅速拿下阿齐兹大营的机会,反而颐指气使,命令拉斐尔带着骑兵去主动冲击阿齐兹大营。

“长官,我们都是骑兵,与其去冲击大营,不如去外围与友军一起攻打车臣人”

“不,车臣人的骑兵无足为虑,你们的任务就是协助我们在短时间攻破眼前的村落!”

鲁缅采夫的副手咆哮道。

这让拉斐尔很不爽,但他又无可奈何,因为他知道,一旦攻破奥斯曼人的大营,阿兰城就有救了,如果真能舍弃自己这七百多骑就能挽救全城人的性命,那也值得了。

于是,虽然有些恼火,他们还是按照俄.国将领的吩咐开始从正面攻击大营。

在攻击之前,拉斐尔对奥斯曼人的阵地进行了观察,最后对自己的副手说道:“围墙虽然垮了,但后面还有一道坚实的阵地,幸运的是,阵地并不高,高一些的马匹快速冲击的话也能一跃而过”

他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然后双手紧握祈祷了一会儿。

“上帝保佑,这座城池在外人眼里都叫阿兰城,但在我们南高加索人眼里却叫诺亚城,因为该城像诺亚方舟一样拯救了近十万南高加索基督徒,等会儿我带着两百骑全力冲击一段阵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