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1434次列车(1)

加入书签


在江苏生活了十八年,居然连市都没出过,更别说是出省了。昨天晚上母亲收拾了一晚上,这个也要带,那个也让带上。整整弄了两个大皮箱子。便收拾,便嘱咐道:那个地方人生啊,去的时候千万别耍小性子,咱不了解别人的生活习惯,别惹是生非。注意和同学之间搞好关系,一个人在外闯荡不容易。

徐思泽早就不耐烦了,打断道:行啦!妈,差不多得了。说这么些没有用的。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我说我去复读,将来考个离家近的学校,你又不同意。还整天说,人啊,活着就为了争口气儿,你妈这辈子啥都可以不要,但是不能不要面子。你就是我的面子!看吧,面子啊,害我跑那么远。

母亲不再说话,父亲则在一旁坐着,一支接一支的抽着烟。看不出是高兴还是悲伤。

本来,父亲是决定跟着去的。一来,是为了保证我能安全到达学校;二来,是可以看一看大学是个什么样子。但是这个想法立刻遭到徐思泽的强烈反对。还记得最后一次和**等兄弟聚餐结束以后,徐思泽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曹成的网吧里,傻傻的盯着屏幕,什么也没干,在曹成的一再提醒下,才发现自己早已经泪流满面。从小到大第一次经历这种悲欢离合,除了难受就是难过。

在一起同窗三载的同学尚且如此,那抚育自己十八载的父母呢?徐思泽是觉得反正都要离开父母身边,那就不如在明天好了。拖的时间越长,反而越容易难受。徐思泽在高三的时候一直有一句名言:其实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的那个过程。当时是用在高考上的,如今用在这种离别上也同样适用。

这一晚,徐思泽第一次和父母一起吃了夜宵,并且喝了一件啤酒。

第二天一早,父母将他一直送到县长途汽车站。上了三年高中,徐思泽还是第一次来这个汽车站。也是即将要远行的一次。

早些时候,徐思泽的发小**明因为应征入伍,徐思泽去市里的长途汽车站送过一次。当时,**明被生推硬拉着上车,他都不愿意。双眼满是泪水。当时徐思泽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哭,难道脱离了父母的管束不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情吗?并且可以好好的去闯一闯世界,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这一次他是彻彻底底的理解了**明。

最后上车的那一刻,徐思泽终于还是留下了眼泪。他背过脸去。他从心底不愿意父母看到他的泪

***是十天前让熟人帮忙代购的,1434次列车。都是出远门赶早不赶晚。徐思泽确实做到了,并且在候车室等了整整八个小时。期间没说过一句话,没喝过一口水,没吃过一点东西。他觉得他的心里像是堵了一块什么似的,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并且要去的目的地还是个未知数。那儿究竟是像《西游记》里描述的女儿国啊,还是应该像小人书中描述的矮人国?这八个小时里,他把目的地的形象和自己看过的书全部联系了一遍,上车的一瞬间,他忽然想通了:都是中国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有鼻子有眼睛。总归不会像洋人似的,弄的跟金丝猫一样吧。

硬座11车厢57座。一个很不错的位置!靠着窗户,不仅有桌子可以趴着睡觉,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

六人的小隔间,在火车刚刚启动的一瞬间坐满了。最后上车的小伙,提着箱子,锅碗瓢盆!在寻找着行李架上的空间。

其余的人异常的安静,徐思泽想:估计相互之间都不认识吧,这样倒也好,不然有几个认识的,聊开了就跟爪爪鸟似的。这种环境现在不是他所需要的。

小伙子安顿好行李后,话匣子随着屁股碰到座位的那一刻便打开了,你们好,我是要去成都的,你们知道去成都要几个小时不?五个小时能不能到?

这个问题也正是徐思泽想知道的。但是他仍然没有动,目光仍死死的盯着窗外。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立刻爽朗的笑开了,说:小伙子,第一次坐这趟火车吧?从这里到成都需要34个小时,大部分时间还得晚点一到两个小时。

小伙子惊讶的说:乖乖,这么长时间吗?那我还能赶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学校报到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