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欲亡-第3/4页

加入书签
    除了黄巢之外,元末时与朱元章作对的张士诚也是贩卖私盐出身,手底下有着无数亡命之徒,又有着雄厚的身家,这才能带人造反。

    正因为这盐如此重要,民不能造只能买,以至于盐堪称是古代的石油。而刘瑾之所以盯上盐法,也是因为这玩意太能赚钱。

    而那些有权势的人,就可以借着这盐引私自夹带贩卖赚得盆满钵满,甚至让刘瑾都有些眼红。同时刘谨也明白,再任由那群太监贪官这样干下去大明朝就要完了。

    其实抛开刘瑾所有的缺点不谈,刘公公还是有一番干实事的崇高理想。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刘瑾的偶像是王振。

    这个王振不是别人,就是那个一手导致土木堡之变,加速明朝三百年国运衰亡的太监王振。瓦剌留学生朱祁镇的狗头军师,司礼监大珰王振。

    虽然王振为了迎合朱祁镇,导致土木堡大败。但是这人也不是没有原则的一个人,反而王振很有个性,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刚直。

    彼时身为太子的朱祁镇早早的被认定为储君,宣德这一朝的皇帝看走了眼,朱祁镇少年时实在荒唐。

    不仅读书嘻嘻哈哈态度不端,遇到宫女还喜欢上手调戏一番。有一次王振进东宫看见一个小太监正在给朱祁镇吹喇叭,顿时发了好大一通火。就算是朱祁镇是储君也只能嘻嘻哈哈的认错,保证下次不犯。

    不仅如此,在朱祁镇生活上的许多事情上,王振对其要求都比较严格,也确实干过许多实事。

    而刘瑾看王振毕竟和后世人看王振的视角不同,同为太监,刘瑾谁都不服就服王振。为此刘瑾更是勤勤恳恳几十年,这才抓住机会爬上了王振曾经坐过甚至都没染指过的权利宝座。

    到达了偶像的位置,已经权柄通天,刘瑾自然也想做些实事的动机就不难理解了。可刘瑾若是真的是刚正,对人对己都是一套标准的话,说不定他这次整顿盐法还真能有些成绩。

    可惜的是,刘公公也是个双标人。宽以待己,严以律人。

    刘瑾先是废除了陈旧的户口食盐制度,也就是不再以一家有几口盐为根据发放盐钞。

    大明的盐运司服务态度不好,上班摆烂严重,如果靠着铁饭碗的人给你上门送盐,那就等到死吧。

    随后,重头戏来了,刘瑾开始打击走私私盐。

    离谱的是他只打击别人,却纵容自己贩卖走私私盐,极其的双标。

    太监杨镇以皇盐名义夹带私盐,直接被刘瑾一锅端了。而刘瑾自己却私下里找到长芦的巡盐御史涂祯,想要让其行个方便。

    这个巡盐御史,就是后来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的官职。所谓位高权重,关系利害复杂,动辄就是白银无数黄金万两的职位。

    但涂祯这人也鸡贼,直接装傻充愣,刘瑾含湖暗示他就直接应下了。等到满载私盐的船来了,涂祯直接就给扣了。

    别人问,直接就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是刘公公的私盐!”

    “刘公公亲自整顿盐法,怎么可能假公济私,怎么可能知法犯法?”

    “我是刘公公的真爱粉,谁再黑刘公公,我第一个不答应,别怪我扇他**斗了!”

    刘瑾拿涂祯没办法,损失了一船的私盐,可偏偏有气没法撒。最后没办法,刘瑾找了个由头撤了涂祯的官,打了个三十棍让他流放去了。

    如果涂祯流放的地方是什么琼州之类的地方,秦墨倒也不会太关注这件事情,主要是的涂祯往大同的方向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