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偏执的人,为了心中的目标可以放弃一切。
“走吧。”二娘转身对着问秋说道。
问秋让道,扶着二娘上了马车。等她将帘子闭上,马车就缓缓动了。
“京城那边有消息吗?”
“暂时没消息,或许派消息的人已经在路上了。”问秋解释说道。
“嗯。”
马车疾驰而过,扬起地上的没烧完的纸钱,零落在泥土里又被碾碎。
应州城血战的第四天,宫城里收到了应州城的军报。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振奋,应州守住了。
在面对鞑靼始终被动防守的明军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人人视为孱弱无比的边军,似乎有抬头的迹象了。
“皇上,我明军威武,应州将士血战鞑靼不落下风。此乃大明之幸啊!也乃是皇上之英武。”
“吾皇英武,应州将士英武!”
朝臣们纷纷上言,变着法的夸皇帝和边军。什么大明兵强马壮,都是皇帝的功劳。边军感念皇帝恩德,这才奋力守住了应州。
千里之外流血的将士,八百里加急后,到了朝廷都变成了皇帝的功绩。
城墙脚下数之不尽的尸体,化作朝臣嘴里几句轻飘飘的赞美,掩去了流血拼杀,只剩下了国泰民安。
早朝氛围祥和,一众官员赞美完皇帝之后,转而调转枪口对准了另一封奏折。
“皇上,臣曹离弹劾大同代巡抚秦墨擅离职守,犯渎职罪!”
“臣贾谈山附议。”
“皇上,臣兵部右给事中钱开祥弹劾秦墨临阵脱逃,应治死罪!”
弹劾的声音此起彼伏,朝中不同阵营的文官此刻个个义愤填膺。对于秦墨似乎恨之入骨,纷纷想要除秦墨而后快。
皇帝朱右樘眉头皱得很深,他昨晚就已经看过折子了。内阁也讨论过了,一致决定等待鞑靼退兵之后给秦墨治罪。
即便如此,朱右樘仍旧不相信秦墨是这等贪生怕死之人。但一时半会,朱右樘自己也拿不准
只好同意内阁的建议,先搁置等鞑靼退兵之后再调查。
此刻,朱右樘听着朝臣列出的一条条关于秦墨的罪状,心底不由对这些文官生出一丝厌倦。
没有秦墨,就没有那鞑靼五十骑的战绩。
即使军报里对于秦墨的名字丝毫未提,但朱右樘仍旧能从中看出秦墨的影子。神机营的枪械并没有如此大的威力。
如果不是秦墨改进了枪械,按照军报所言,应州城外的鞑靼五十骑根本不可能被击落。
而且此次应州城军报中言明,值守的老兵发现了趁夜色攻城的鞑靼兵。而后点燃了警示焰火,而后应州各部在一瞬间得知了攻城的消息。
各城墙段之间相互呼应,这才得以第一时间进行协防。示警焰火,朱右樘记得这也是秦墨弄出来的小玩意。
正是因为如此,莫说应州城尚未破城。就算应州失守了,大同城也不会失守。不停修筑了几百年的大同城与应州城也不一样,那是妥妥的固若金汤。
秦墨临阵脱逃根本没道理啊,一点道理都没有。
文官弹劾得越凶,皇帝朱右樘就越愤怒。文官如果失去了底线,对于皇权来说就是最恶心的事情。
朱右樘明显能感觉到这群文官试图用儒家思想强迫他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又或许是做不想做的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走吧。”二娘转身对着问秋说道。
问秋让道,扶着二娘上了马车。等她将帘子闭上,马车就缓缓动了。
“京城那边有消息吗?”
“暂时没消息,或许派消息的人已经在路上了。”问秋解释说道。
“嗯。”
马车疾驰而过,扬起地上的没烧完的纸钱,零落在泥土里又被碾碎。
应州城血战的第四天,宫城里收到了应州城的军报。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振奋,应州守住了。
在面对鞑靼始终被动防守的明军来说,这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人人视为孱弱无比的边军,似乎有抬头的迹象了。
“皇上,我明军威武,应州将士血战鞑靼不落下风。此乃大明之幸啊!也乃是皇上之英武。”
“吾皇英武,应州将士英武!”
朝臣们纷纷上言,变着法的夸皇帝和边军。什么大明兵强马壮,都是皇帝的功劳。边军感念皇帝恩德,这才奋力守住了应州。
千里之外流血的将士,八百里加急后,到了朝廷都变成了皇帝的功绩。
城墙脚下数之不尽的尸体,化作朝臣嘴里几句轻飘飘的赞美,掩去了流血拼杀,只剩下了国泰民安。
早朝氛围祥和,一众官员赞美完皇帝之后,转而调转枪口对准了另一封奏折。
“皇上,臣曹离弹劾大同代巡抚秦墨擅离职守,犯渎职罪!”
“臣贾谈山附议。”
“皇上,臣兵部右给事中钱开祥弹劾秦墨临阵脱逃,应治死罪!”
弹劾的声音此起彼伏,朝中不同阵营的文官此刻个个义愤填膺。对于秦墨似乎恨之入骨,纷纷想要除秦墨而后快。
皇帝朱右樘眉头皱得很深,他昨晚就已经看过折子了。内阁也讨论过了,一致决定等待鞑靼退兵之后给秦墨治罪。
即便如此,朱右樘仍旧不相信秦墨是这等贪生怕死之人。但一时半会,朱右樘自己也拿不准
只好同意内阁的建议,先搁置等鞑靼退兵之后再调查。
此刻,朱右樘听着朝臣列出的一条条关于秦墨的罪状,心底不由对这些文官生出一丝厌倦。
没有秦墨,就没有那鞑靼五十骑的战绩。
即使军报里对于秦墨的名字丝毫未提,但朱右樘仍旧能从中看出秦墨的影子。神机营的枪械并没有如此大的威力。
如果不是秦墨改进了枪械,按照军报所言,应州城外的鞑靼五十骑根本不可能被击落。
而且此次应州城军报中言明,值守的老兵发现了趁夜色攻城的鞑靼兵。而后点燃了警示焰火,而后应州各部在一瞬间得知了攻城的消息。
各城墙段之间相互呼应,这才得以第一时间进行协防。示警焰火,朱右樘记得这也是秦墨弄出来的小玩意。
正是因为如此,莫说应州城尚未破城。就算应州失守了,大同城也不会失守。不停修筑了几百年的大同城与应州城也不一样,那是妥妥的固若金汤。
秦墨临阵脱逃根本没道理啊,一点道理都没有。
文官弹劾得越凶,皇帝朱右樘就越愤怒。文官如果失去了底线,对于皇权来说就是最恶心的事情。
朱右樘明显能感觉到这群文官试图用儒家思想强迫他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又或许是做不想做的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