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研发计算器

加入书签


还有最后一个研究室要去看看,微处理器芯片研究室。这个是个目前还无法完成的工作,因为集成电路的密度还不足以装下4位元的芯片。

在微处理器研究室,林海涛听着研究室主任尼古拉·斯旺森的汇报。

“因为这款4位元芯片不是单片机,只是4位元的运算处理器,也就是所谓的CPU,存储和I/O都要单独设计相应的芯片。”

“指令集搞出来了吗?”

“已经做出了一个基本的指令集,我们估算了一下,实现这个指令集需要2500-3000个晶体管。因为没有足够的晶体管密度支持,估计要2年以后才能做出样品。”

“如果搞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器,支持2位小数点和12整数位,加减乘除和开平方运算,需要多久能搞出来。显示用液晶显示器。”

“这个就简单多了,几个月就差不多吧。”

“那就分一个组搞这个掌上计算器芯片,用CMOS工艺,这种省电。

人不够就招,4位元的处理器芯片也不能停,指令集出来了就做逻辑设计和掩膜设计。”

“老板,这中间还有很多技术难点要攻克,我会写报告出来,至少要另外再成立3个分项课题组。”

“没问题,报告要明确各个课题需要的岗位资历,以及来源,我要你们明确告诉我从哪里拉来你们要找的人,如果可能你们自己直接找人,我给你们开绿灯。”

“明白,老板。”

“还有预算和研发周期。”林海涛补充了一句。

“我们马上写报告。”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尼古拉·斯旺森就喜欢这样的老板。

“需要购买的专利也要写在报告上,我不想因为这些被起诉,虽然这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都会在报告中体现。”

林海涛把招募人员的工作全部甩给了研究室主任,因为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最清楚,这样可以省很多的心。

这种研究室很快会成长成庞然大物,成为事业部或者分公司。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很难找到比他们强的员工,因为怕被强者替代吧,俗称的武大郎开店。

所以等到公司走向正规化,这个权力是要收回到人力资源部的手里,顶尖的人才需要老板亲自录用,猎头公司是一个好的选择。

用一周时间处理好旧金山的工作,林海涛赶紧回到旧金山。

两部电影的后期制作已经快要结束,看完样片就要设计宣传所需的海报、广告等,进入推广窗口期。

这个时候林海涛必须回到公司坐镇。

科尔曼已经成为了兼职总经理,两部电影没公映,他是不会离开公司回家休息的。

“科尔曼先生,距离圣诞节还有一个多月,我们的电影准备的怎么样了。”

“现在正在制作片尾的演职员表,录音和配音都完成了。”

“这次我们在片尾还要加上自己电影的广告。每部片子剪辑出1分钟的精彩片段,放到另一部片子的后面,这样可以引导观众的观影兴趣。”

“这倒是好办法,以前还没人这么做过,不知道会不会遭到非议。”

“确实没有人这么做过,但是我们是新公司,总要有点创新。另外再把明年要拍的电影也预告一下,这个可以用招贴画的方式预告,5秒钟一部。”

“试试看,效果好的话,应该保留这个预告,可以节省不少的广告宣传费用。

”能省钱的方法都是好方法,科尔曼最喜欢了。

趁着电影还没制作完成,林海涛看了两位编剧写的《魔鬼圣婴》的初稿。两人果然是快手,一周时间就交了初稿,已经在写另一部了。

看了初稿,脑子里过了一遍原来的情景对话,除了情节还能记得,对话已经被新剧本带沟里了,根本一点都想不起来。

这两位的功力也是厉害,在什么情景说什么话,都能按照大纲的情景发展脉络写的大差不差。

林海涛把情节不对,或者顺序有问题的地方勾了出来,着重修改了一些让人惊恐的段落,恐怖片不拍的吓人哪行。

很快第二稿完成,直接派人送版权机构申请了版权。

华盛顿特区的FBI总部,助理局长斯特朗·克里斯案桌上放着一份摊开的文件。

“你是说这个人有问题?”助理局长的手指在一张照片上点了点。

“现在还看不出来,不过这是第一个进入我国电影界的种花家投资人,而且还进入了半导体行业,这是军方大力扶持的产业。如果出了问题对国家安全会构成严重威胁。”FBI特别调查员查里斯·马修斯回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