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雪山城池

加入书签


萧德言忙一搭杨参军的脉门,小枫问道:“公子,他怎么了?”萧德言摸摸他手脚心口,道:“杨参军心肺受了点伤,不过没有大碍,想是心火淤积,鞍马劳顿,这才晕过去了。我们找个被风的地方让他休息休息也就好了。”说完抱起杨参军寻路来到一处矮丘下,小枫牵着两匹马跟在后面,萧德言将他平放,盘膝坐下,将杨参军胸前软甲脱下,头抬起来放在腿上,吩咐小枫取来水袋,喂着他喝了几口清水,伸手在他头顶百会穴上轻轻按了几下,小周天真气到处,那杨参军喉中咕噜了数声,眼睛微睁,轻声道:“我是死了么?”

萧德言道:“杨参军,你没死,身上的伤也不重。”杨参军眼睛睁大了些,往周围一看,瞧见了小枫,道:“姑娘,我记得你,是你救得我。”小枫道:“是我家公子要救你,若不是他,你便死了。”杨参军瞧瞧萧德言,挣扎着便要起来下拜,萧德言按住他,摇摇头道:“你不必客气,我敬你是个大唐忠臣,你要吃些东西么?”杨参军摇摇头,道:“恩公,我昨夜逃出的突厥汗国,倒也不如何饿。”

萧德言犹豫了片刻,道:“杨参军,我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杨参军道:“恩公,你请说吧,我杨书友知无不言。”萧德言微微笑道:“原来你叫做杨书友,好吧,我问你。大唐是不是要西征了?”杨书友脸色一变,道:“恩公,你是如何知道的?”萧德言察言观色,道:“果然如此,若不是大唐西征,你隐忍十年,深夜出逃,能逃到哪去?”杨书友点点头,脸上愤恨之色一闪而过,道:“恩公,你说得不错,我原本是凉州刺史手下的一名参军,十年前突厥大军来犯,刺史大人兵败身亡,我本想力战殉职,怎奈刺史大人临终时嘱托我要降,他料到突厥铁骑不能亡我大唐,只有韬光养晦,方有反击之日,如今看来,刺史大人当真高见。”

萧德言点头道:“确实如此,这位大人忠勇殉职,临终之时还定下如此计策,当真教人佩服。”杨书友续道:“于是我假意降了突厥,随突厥大军攻到长安城下,唐王登基不久,军力空虚,这才渭水便桥使疑兵之计,我混在队伍中瞧得清楚,若不是唐王手下一位大侠便桥上生擒颉利可汗,威吓大军不敢前进,长安便有城破人亡的危险。”“且住。”萧德言打断道,“你说一位大侠生擒颉利可汗?真有此事?”杨书友见他不信,道:“这事恐怕唐王密而不发,你不知道也是自然,那位大侠少年英雄,那时恐怕与恩公年纪相若。”

萧德言听罢默然无语,他可从没听过有这么回事,弘文馆读史在这一段时也就略略讲了些圣上便桥断喝颉利可汗,遍插旌旗疑兵吓退百万突厥大军云云。小枫在一旁听得入神,道:“那后来呢?那位大英雄呢?”杨书友道:“姑娘,在下好生敬仰于他,怎奈我那时已归顺突厥,大军开拔,我就随军回西域了,如何还能见到他?”小枫点点头道:“你说得也是。”萧德言道:“杨大人,你在突厥军中官居何职?”杨书友道:“恩公,我一介战俘,又不善勇力,在突厥军中甚是卑贱,不过颉利可汗注重军略,我参赞军机,倒还有些用处。”萧德言忽然想起一事,道:“你是如何知道大唐西征的?”杨书友道:“大唐兵发六道,尚书大人李靖统领数万精兵西征,突厥早已备战防范,我偶得消息,便将多年所搜集的突厥据点牧场给养等等地图用信鸽传给了大*营。”

萧德言点头道:“杨大人忠义可嘉,在下佩服,但不知现在卫国公大军已到何处?”杨书友忙道:“不敢,恩公过誉了,据突厥线报*已出定州道。”萧德言道:“卫国公兵法入神,定能大破突厥,一雪前耻。”杨书友面露喜色,道:“若真是如此,我也能告慰刺史大人在天之灵了。”小枫在一旁听得气闷,她不知什么军机杀伐之事,插口道:“我们送杨参军回玉门关么?”

萧德言还未回答,杨书友道:“恩公,不必麻烦了,我独个能回去,此去玉门关不远了。我在突厥军中,每每遥望玉门关,如今终于可以回去了。”萧德言心道:“那玉门关守将心术不正,若是为难于他可不好。”想到这儿萧德言取出笔墨纸张来,他随身携带,从不曾忘记,小枫给研磨,萧德言边写边说道:“玉门关守将与我有旧,你将我这封信带去,他对你会另眼看待。”杨书友听罢心中感动,眼中含泪,挣扎着起来拜倒磕头,萧德言放下笔双手搀起他来,道:“我和小枫还有事要办,你一个人多多保重。”杨书友道:“恩公能否赏下姓名,杨某终生不忘。”萧德言微一迟疑,小枫道:“我家公子姓萧,你便记住萧公子就好了。”杨书友点点头道:“萧公子大恩,杨某无以为报,他日相逢,牵马坠镫,结草衔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