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一这天,长安飘起了小雪,一大清早,街上行人稀少,从南门驶出一驾马车,赶车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戴着大毡帽,嘴里吆喝着赶着马车向南五台山方向疾驰而去。
车里面坐着一个形容秀雅的少年,在他的身旁放着一束白菊花,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宋国公萧瑀的孙子名字叫作萧德言,德言遵照已故的好朋友彭展雄的请求,在这十一月的头一天,赶往南五台山前去祭拜,至于祭拜的是谁,萧德言是一无所知,只知道是义兄非常重要的人。
这南五台山是一处风水宝地,京城的达官贵人很多都葬在此地,但是祭拜扫墓没有在十一月份来的,都是清明上坟,这是老规矩,加上今天天很冷,飘着小雪花,因此这道上是行人稀少,几乎没什么人往这个僻静地方走,马车一路之上走得飞快,萧德言头一天出来之前吩咐把这马多加草料,喂得足足的,赶车的老李是国公府多少年的老车夫,手底下真有功夫,萧德言坐在车里感觉这个稳当,德言本来是想自己一个人骑匹快马来了就把事办了就得了,可是老国公不答应,说要不你就带着老李赶车去,要不你就别去,总之是不放心他一个人出这么趟门,其实萧德言从小娇生惯养确实很少自己一个人出城,所以也就答应了。
这驾马车走来走去,就走到了南五台山的脚下,萧德言待得马车停稳当了,一挑车帐从里面拿着这束白菊花走下来,一看这脚下已经积了一层薄薄的雪,小风一吹,还真有点冷,德言紧了紧身上的裘衣,这时候老李也下了马车,德言道:“李伯,你就在山下看着车等着我,我去去就回,咱们赶在中午前回去,跟我爷爷吃火锅。”老李摇头道:“小少爷这可不成,我答应了老爷子跟着您一块进山呢。”“哎,李伯,你听我的,没事,你要跟我一块进山,这马车怎么办?没了马车咱们可没法回去了。”老李拗不过这小少爷,只得点点头道:“小少爷您可快点回来,我在这儿等着您。”
萧德言答应了一声抱着这束白菊花迈步就进了南五台山,年轻人脚步轻快,萧德言走了不过一顿饭的时间,就来到了半山腰,心道:“这天这么冷我可不能歇,得一口气爬到山顶,把这白菊花放在那坟墓之上在下山休息。”想到这儿,他迈步接着往上走,这山中景色甚是不错,苍松翠柏,挂着点点雪花,萧德言本是个读书之人,喜好看景致,可是眼下他心中有事,也就顾不上看,只是低头看路,一口气的往前走,突然眼睛一花,猛然间抬头,一看前面不远处有个白衣服的女人,慢慢的往前走,萧德言看她身材婀娜,不禁奇怪,心道:“这样一个妙龄女子,下雪天在这深山里面穿行,真是奇怪。”正在这当口,那女人忽然回头看了一眼萧德言,四目相对,萧德言心中一颤,暗道:“好美的女子。”两人对视了这么一下,女人忙转头,顺着山路往前快步而去。最让萧德言奇怪的,这个女人走的时候似乎还摆了摆手,好像是招呼他一起走的意思,萧德言心道:“莫非是我眼花了。”他是个读书知礼的人,知道尾随一个年轻女人是有辱圣贤教诲的事,但还是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那女人的背影渐渐的清晰,萧德言跟着这个女人一路走到了山顶,转过几棵松树去,有一块大青石头,萧德言定睛一看,那女子就在青石上端坐,面庞秀美绝伦,睫毛上似有泪滴,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之美,萧德言离着她有个两丈来远,停身站定,心里面突突直跳,心道:“我这样过去,实在唐突,还是赶紧走吧,办完了事情下山回家。”想到这刚一转身,就听得那个女子说道:“我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还不如死了就得了。”声音不高,却听得清清楚楚,萧德言心中一惊,转过头来一看,只见那女人从袖子里吞出一把雪亮的尖刀,往自己心口便刺,萧德言大叫一声:“使不得!”抢步过来一把把女人的手腕抓住,他虽不会武功,手底下的腕力是有的,使劲这一攥,女人“啊”了一声,尖刀跌落在地,萧德言说道:“姑娘,你有什么想不开的事,一定要寻短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