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中的杜如晦说道:“你们职责所在,可以让我们走了吧。”
“那是自然。”金吾卫队长向后一挥手,“闪开,让杜大人过去。”
杜如晦心事重重,他刚从太极宫面圣回来,太宗李世民夜召几名重臣商议军机,眼看突厥已经逼近渭水北岸,长安城中守军空虚,李靖等几路援军路途遥远,回援不及,虽然尉迟敬德在泾阳阻击突厥大胜,却不能影响颉利大军的虎狼之势,杜如晦提出的几条计议也只是能够稍微扩充长安的守军,若要说和突厥大军作战,还是杯水车薪。他苦思良久,没有一条计较行得通的,加之哮喘发作,心中十分的苦闷。
杜如晦下轿进府,径直走到书房,喝了几口茶坐在桌前,靠在椅上闭目凝思,不过一刻,有些困意,他脑中思虑甚多,半睡半醒之间听得脚步轻响,不由得一阵生气,平时他约束府中下人甚严,没他传唤,任何人不得轻入书房,睁开双目一看,却是想骂也骂不出了,只见女儿杜霜霜亭亭站在面前,手中托一个托盘,上面一碗羹汤,杜如晦平日处理军机大事,极少见女儿,此刻见女儿出落的花骨朵一般,心中有几分愧疚几分欣慰,杜霜霜取下汤碗放在父亲面前,说道:“爹爹,我听下人们说爹爹的哮喘又发作了,煮了一碗银耳汤送来了。”
杜如晦心中温暖,拿起汤匙吃了两口,仿佛一下子病轻了几分。他咳嗽两声,正待问女儿几句近况,杜霜霜低头说道:“爹爹,表哥来了,等了你一天,现在还在厢房候着呢。”
杜如晦闻言一阵烦躁,杜霜霜口中的表哥正是他夫人的兄长之子,杜夫人娘家姓龙,本是世代公卿,到杜夫人这一代长子龙镇虽文才出众,饱读诗书,却身处乱世并未出仕,守住祖业,他与杜如晦交情莫逆,将妹妹许配给杜如晦,龙镇仅有一子,取名应城,这龙应城从小便与众不同,在常人眼中便是戾气乖张,龙镇却是十分疼爱,龙应城十岁时来杜府住过一段时间,杜如晦便十分不喜此子,杜霜霜却是天天跟着表哥,似乎甚是投缘,杜如晦听得龙应城来了,脸上露出不喜之色,说道:“他来做什么?”
杜霜霜看父亲脸色不好,忙道:“表哥等了爹爹一天,说求见父亲有要事相商,爹爹,表哥这次来必是有大事,你就见他一见吧。”
杜如晦本来心绪烦乱,不愿见这个乖僻的侄子,但听到女儿温言相求,叹了口气,说道:“你叫他进来吧。”
杜霜霜面露喜色,说道:“谢爹爹。”喜滋滋的退了出去。
杜如晦将汤碗放在旁边,再一抬头,见眼前一闪,一个少年已跪在面前,杜如晦心中诧异,心道:“这孩子怎么走路没有一点声音?“只听少年言道:“小侄龙应城拜见姑丈。”杜如晦虽不喜此子,见他礼数有加,忙起身搀起,说道:“应城,数年不见,你长得这般大了。”他借灯光仔细端详龙应城,这龙应城身着服饰十分得体,虽不奢华,却不失庄重,面目清秀俊美,颇有几分龙镇昔年的气度,只是脸色有些苍白,似有伤病在身,杜如晦一见之下,多了几分喜欢,说道:“应城,坐。”
龙应城说道:“姑丈在此,小侄不敢坐。”
杜如晦把他按在坐椅上,说道:“你不是找我有要事相商么?不坐下来如何说。”
龙应城说道:“姑丈,小侄此来,非为别事,突厥大军已逼近长安,敢问姑丈有何计较?”
杜如晦沉吟片刻,说道:“应城,姑丈苦思数日,并无破敌良策,你若有何妙计,不妨讲来。”
龙应城淡然一笑,说道:“姑丈贵为当今兵部尚书,深通谋略,你若无计较,应城也无良策,只不过有个笨办法而已。”
“哦?”杜如晦问道:“是什么笨办法?”
龙应城肃然道:“姑丈,这个办法能否成行,要看姑丈和当今皇上信不信我龙应城了。”
杜如晦心中一凛,他素不喜龙应城,在此危急时刻,龙应城孤身前来,不得不让他心中起疑,试探着说道:“应城,你不妨直说。”
龙应城站起身来,微笑道:“姑丈,你星夜入宫,不知和当今皇上定下的是何计议,能否告知应城啊?”
杜如晦心中更添疑云,龙应城莫非是突厥人的奸细,来我这刺探军机来的?他这一迟疑,怀疑之色显露出来,龙应城笑道:“连姑丈都怀疑我,旁人如何信得?也罢。”他忽然沉声说道,“今夜大唐皇帝和几位重臣商定,城内外遍插旌旗,颉利生性多疑,便以这疑兵之计吓退突厥,几位重臣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长孙大人,高士廉高大人,房玄龄大人,姑丈,我说的有没有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那是自然。”金吾卫队长向后一挥手,“闪开,让杜大人过去。”
杜如晦心事重重,他刚从太极宫面圣回来,太宗李世民夜召几名重臣商议军机,眼看突厥已经逼近渭水北岸,长安城中守军空虚,李靖等几路援军路途遥远,回援不及,虽然尉迟敬德在泾阳阻击突厥大胜,却不能影响颉利大军的虎狼之势,杜如晦提出的几条计议也只是能够稍微扩充长安的守军,若要说和突厥大军作战,还是杯水车薪。他苦思良久,没有一条计较行得通的,加之哮喘发作,心中十分的苦闷。
杜如晦下轿进府,径直走到书房,喝了几口茶坐在桌前,靠在椅上闭目凝思,不过一刻,有些困意,他脑中思虑甚多,半睡半醒之间听得脚步轻响,不由得一阵生气,平时他约束府中下人甚严,没他传唤,任何人不得轻入书房,睁开双目一看,却是想骂也骂不出了,只见女儿杜霜霜亭亭站在面前,手中托一个托盘,上面一碗羹汤,杜如晦平日处理军机大事,极少见女儿,此刻见女儿出落的花骨朵一般,心中有几分愧疚几分欣慰,杜霜霜取下汤碗放在父亲面前,说道:“爹爹,我听下人们说爹爹的哮喘又发作了,煮了一碗银耳汤送来了。”
杜如晦心中温暖,拿起汤匙吃了两口,仿佛一下子病轻了几分。他咳嗽两声,正待问女儿几句近况,杜霜霜低头说道:“爹爹,表哥来了,等了你一天,现在还在厢房候着呢。”
杜如晦闻言一阵烦躁,杜霜霜口中的表哥正是他夫人的兄长之子,杜夫人娘家姓龙,本是世代公卿,到杜夫人这一代长子龙镇虽文才出众,饱读诗书,却身处乱世并未出仕,守住祖业,他与杜如晦交情莫逆,将妹妹许配给杜如晦,龙镇仅有一子,取名应城,这龙应城从小便与众不同,在常人眼中便是戾气乖张,龙镇却是十分疼爱,龙应城十岁时来杜府住过一段时间,杜如晦便十分不喜此子,杜霜霜却是天天跟着表哥,似乎甚是投缘,杜如晦听得龙应城来了,脸上露出不喜之色,说道:“他来做什么?”
杜霜霜看父亲脸色不好,忙道:“表哥等了爹爹一天,说求见父亲有要事相商,爹爹,表哥这次来必是有大事,你就见他一见吧。”
杜如晦本来心绪烦乱,不愿见这个乖僻的侄子,但听到女儿温言相求,叹了口气,说道:“你叫他进来吧。”
杜霜霜面露喜色,说道:“谢爹爹。”喜滋滋的退了出去。
杜如晦将汤碗放在旁边,再一抬头,见眼前一闪,一个少年已跪在面前,杜如晦心中诧异,心道:“这孩子怎么走路没有一点声音?“只听少年言道:“小侄龙应城拜见姑丈。”杜如晦虽不喜此子,见他礼数有加,忙起身搀起,说道:“应城,数年不见,你长得这般大了。”他借灯光仔细端详龙应城,这龙应城身着服饰十分得体,虽不奢华,却不失庄重,面目清秀俊美,颇有几分龙镇昔年的气度,只是脸色有些苍白,似有伤病在身,杜如晦一见之下,多了几分喜欢,说道:“应城,坐。”
龙应城说道:“姑丈在此,小侄不敢坐。”
杜如晦把他按在坐椅上,说道:“你不是找我有要事相商么?不坐下来如何说。”
龙应城说道:“姑丈,小侄此来,非为别事,突厥大军已逼近长安,敢问姑丈有何计较?”
杜如晦沉吟片刻,说道:“应城,姑丈苦思数日,并无破敌良策,你若有何妙计,不妨讲来。”
龙应城淡然一笑,说道:“姑丈贵为当今兵部尚书,深通谋略,你若无计较,应城也无良策,只不过有个笨办法而已。”
“哦?”杜如晦问道:“是什么笨办法?”
龙应城肃然道:“姑丈,这个办法能否成行,要看姑丈和当今皇上信不信我龙应城了。”
杜如晦心中一凛,他素不喜龙应城,在此危急时刻,龙应城孤身前来,不得不让他心中起疑,试探着说道:“应城,你不妨直说。”
龙应城站起身来,微笑道:“姑丈,你星夜入宫,不知和当今皇上定下的是何计议,能否告知应城啊?”
杜如晦心中更添疑云,龙应城莫非是突厥人的奸细,来我这刺探军机来的?他这一迟疑,怀疑之色显露出来,龙应城笑道:“连姑丈都怀疑我,旁人如何信得?也罢。”他忽然沉声说道,“今夜大唐皇帝和几位重臣商定,城内外遍插旌旗,颉利生性多疑,便以这疑兵之计吓退突厥,几位重臣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长孙大人,高士廉高大人,房玄龄大人,姑丈,我说的有没有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