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第2/4页

加入书签
事实上也不出孙承宗的意料,京城的风平浪静永远都是假象,这个集聚了天下权柄的地方从来不可能真正的平静。

朱由检一顿邪火把大臣们骂愣在朝会上,可是事情不会到此结束。周延儒没有放弃首辅位置的竞选,他再接再厉地上书,“皇上,袁大人虽然在此战役中有功,但是并没有达到可以以功抵过的地步。这次虽然袁大人有功,但是最多只占了两分。”

“赵率教大人以弱旅守孤城,在皇太极的威逼利诱下坚持不动摇,才能坚守了锦州城。后来也他不顾生死安危,从后方攻打皇太极,才使得袁大人能守住宁远城。

满桂大人从山海关及时地发兵救援,若是没有他率领部队在宁远城外与皇太极激烈的决战,袁大人也根本保不住宁远城。

还有监军纪用大人同样也是功劳卓绝,他面对皇太极的多次劝降一直归然不动,这样的意志与决心才让辽东局势逆转。

相比而言,袁大人在此战之中的功劳并不出众。”

朱由检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听着。还别说,周延儒说的事情居然都全对了,这场战役不是袁崇焕一个人的胜利,而是多方的共同努力。就连被诟病的太监监军问题,在这次的战役中起到的也是正面作用,没有纪用这个坚定的太监监军力拒皇太极的劝降,后果还不得而知。

可惜,一切都晚了,人已经死了,人死如灯灭,功过两消。袁崇焕死在了这个时候,他的过错也需要既往不咎了。难道要在一个人打了胜仗又因为战争去世时,不表彰的他的英勇,反而大肆地批驳他的过错?朱由检不可能这样做,这么做也许在理性上是对的,但是会让无数浴血奋战的将士心寒。

“周卿家说的情况也需要考虑一下,这样吧,你拟一个具体的奏折上来,让大家辩一辩吧。”朱由检没有任何喜怒地说,“毕竟袁卿家也在前方奋勇杀敌,你说的事情虽然在理,但是不能武断地做结论,三日后廷议一下吧。”

“是!”周延儒有些兴奋地接下了朱由检的旨意,在他看来皇上应该是赞同了自己的意见,但是皇上也不能就卸磨杀驴,需要一个好的借口才行,自己务必要铺好这个台阶才行。

周延儒有意无意地看了钱谦益一眼,这次他的证据确凿,又是当下发生的事情,不会再像上次那样让这群东林党躲过去了,无论如何辽东的功劳也不能让袁崇焕拿大头,不能让东林党出风头。

不说钱谦益心中抓狂,在想着对策一定要把这一关渡过去,这已经不是内阁首辅的问题,而是整个东林党的声誉问题,不然就要把袁崇焕从东林中撇除的干净。

温体仁却是一言不发地眼神盯着地面看,他总觉得心中有些不安,皇上会因为周延儒的话改变决定?他不相信,明知道面前是个坑,有时候还是清醒一点不要跳下去的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要让鹬蚌都死的彻底。这是皇上教他的,现在他也应该学乖一些。

三日的时间转瞬即逝,廷议如期举行了。

周延儒硬是从袁崇焕开始执掌辽东关外说起,说他与皇太极之间的议和,造成了朝鲜的兵败。还有袁崇焕在皇太极攻打皮岛时不曾救援毛文龙,只是关心自己的宁锦防线的修成,简直就是在用友.军的生命为了自己争取时间。正是因为他的不作为才会引发了这次的战役,让皇太极除去了跗骨之钉后,能专心地对抗大明了。所以,这次的战.役从根本是因为袁崇焕的辽东战略使用不当导致的。

钱谦益他们作为反方却坚持认为袁崇焕在魏忠贤坐大的时候,还能在辽东勇敢抗敌,他在宁远与宁锦之战中都功不可没。也是因为他修筑了宁锦防线,才能有力地抵抗住了皇太极的大军来袭,虽然几位将领有功劳,监军的功绩也不能忽视,但是有了袁崇焕的修建防线在前,才能让他们有这个死守的功劳在后。不应该封赏一方,而诋毁另一方,应该要全部封赏才对。

“温卿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朱由检听他们两方说完了之后,并没有表态,直接点名温体仁问到。

温体仁虽然不愿意参与到这个朱由检挖的坑里面,但是谁让他希望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内阁首辅呢,所以类似今天的场面不是他想保持沉默就可以装壁花的。他在这两天也仔细琢磨了一下朱由检的意思,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皇上虽然不一定用袁崇焕,但是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大肆降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