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生活之后,几乎高二的所有人都学会了在下午最后一节体育课结束后,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前往操场附近的老食堂解决晚饭问题。尽管这种行为可能在高三的前辈们眼中不太讨喜,但是想必没人会在意的。
毕竟高二生也时常会因为教室和新食堂的距离比高一生远一些而感到抢饭很困难,这个学校的运转系统仿佛在设计上就比较针对高二的学生。夹在高一和高三之间距离两个食堂都不算近的他们也只有在有体育课的下午才能享受一下在下课铃响的瞬间冲进空旷无人的食堂的特权而已。
因为在乒羽馆最后聊的不投机,晚饭时间司见肖没有和吕漪澜以及吕晓桑一起,而是在体育老师提前一分钟宣布下课之后选择了独自行动。
吕漪澜端着盘子在吕晓桑边上坐下,视线瞥向远处还在窗口边徘徊的司见肖,小声埋怨了一句:“真固执啊。”
吕晓桑听到了她自言自语的声音,停下了自己手中搅拌自己汤粉干的筷子说:“司见肖同学大概对舞蹈表演不感兴趣吧,要他和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可能是有点勉强了。”
“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节目……”吕漪澜对眼下的状况略感苦恼。
“也许是话剧?或者相声?”吕晓桑随口猜测道,她耸了耸肩:“毕竟是文学社的人,可能会觉得我们搞唱歌跳舞比较……肤浅吧。”
“切……他自己明明就是个肤浅的人。”
“诶?”吕晓桑很奇怪她为何会这么说,而且用的还是很肯定的语气。
“不、没什么,先吃饭吧。”吕漪澜意识到自己失言,摇了摇头。
吕晓桑笑了笑,用戏谑的口吻说:“中午的时候听漪澜你用那种过度维护的语气帮他说话,我还以为你们是知己呢,现在看起来也不是铁板一块啊。”
“当然不是铁板一块。”吕漪澜有点羞涩,她想了想之后说:“论语里怎么说来着……君子和而不同。在同一件事上有不一样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
“但是我觉得如果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对朋友无条件的支持也是应该的。”吕晓桑说着自嘲地笑了笑,“说起来我总是附和别人,但实际上却没有对事情的进展有什么帮助,在漪澜眼中看来,是不是就是小人同而不和?”
吕漪澜本来没有这层意思,但是被吕晓桑这么一提,她意识到自己的话背后原来隐藏着这么锋利的深意。
“我想做一个合群的人。”吕漪澜听到吕晓桑用带着一股淡淡哀愁的语气说道。
“合群的意思不是无条件地跟在别人身后吧?”吕漪澜心想那不是自己所理解的合群,真正的合群应该是作为被这个群体平等对待的成员与整个群体融洽相处,而且也不该被剥夺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嗯,我明白漪澜你的意思。”吕晓桑苦笑,“但是我只会这种方法,我觉得这样比较快。”
“那只是表面而已。在你认真和我讨论筹备演出的任务之前,我一点都不觉得你合群。”她直白地说。
“因为你比较在乎这次的任务吧,可是大多数时候我附和的人并不像你这样在乎他们说的东西,他们会简单地因为自己的观点有人捧场而感到高兴。”吕晓桑说,“我就是觉得这样能很方便地融入他们。”
吕漪澜对此不置可否,她想其实自己在高二之前的人际关系也算不上有多好,甚至可以说相当糟糕,所以自己是没有资格在如何处理与朋友的关系这件事上对吕晓桑说教的。
她甚至觉得,自己现在的处境之所以比起高一有较大的改善,一方面要感谢卢月老师治下的九班有着相对比较和睦的环境,一方面是自己运气好交到了两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对了,为什么不问问见曦呢?吕漪澜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说和她关系好的人之中有哪一位是比较适合为元旦文艺汇演出谋划策的,那当然是音乐社出身的乐见曦当仁不让。
司见肖为了文学社的进步都可以放下自尊去拉拢韩若一,那自己为什么不能为了完成这次卢月老师交代的任务,虚怀如谷地去请教乐见曦以及她背后人才济济的音乐社啊?
吕漪澜觉得自己眼前的道路豁然开朗了。
“晓桑,我想到了,司见肖不愿意参加也没关系,我可以去找我在音乐社团的朋友帮忙。”吕漪澜的语气充满了自信,“让我们一起把事情推进下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