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这样的人,担任都察院左督御史最合适,打铁还需自身硬,别人也没办法攻击他。
到了养心殿,看到万历皇帝正在和藩王们说什么。
礼部尚书徐学谟给万历皇帝上过很多奏疏,不要让藩王离开藩地,不过都没用。
见众人到齐,朱翊钧说:“海瑞,你们有人见过,有人没见过。”
“朕准备让他接替徐炌,出任都察院左督御史,你们认为如何?”
海瑞站起来,看着众人,他的表情严肃,不苟言笑。
养心殿内安静异常,只有万历皇帝喝茶的声音。
众人都看向张居正,希望他出来阻止。
不过……
张居正不能阻止,已经提前说好,这时候被刺万历皇帝,他这辈子都不能回老家。
严清说:“汝贤为人刚正不阿,遇大事有大决,臣认为海瑞出任都察院左督御史很好!”
申时行在犹豫着,张居正不开口,今天又不是廷推,徐炌已经被罢免,如果海瑞出任都察院左督御史,恐怕又会掀起徐阶案。
他刚要开口阻止,就听到张居正说:
“刚峰出任都察院左督御史正为合适,臣支持!”
张居正、严清已经支持,又有万历皇帝看好,申时行知道自己再反对也无用,他还不是首辅,说话不管用。
申时行看了一眼张居正,他猜想,圣驾回京当天,万历皇帝似乎与张居正达成某种交易。
“好,这事就这么定了。”
“海瑞赶紧走马上任,把都察院的工作抓起来,首先都察院内部要考核,清查里面的贪污**之徒,知法犯法,决不轻饶!”
海瑞站起来,他此时的内心很激动,有一种飘零半生,得遇明主之感。
“臣……,海瑞,定当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恩。”朱翊钧点点头。
他看了看礼部尚书徐学谟,还有郑王,“咳咳…!”轻轻咳了咳,接着说:
“这大明宗室两万人,几乎与文官数量相当,这人多了,是有点不好管。”
“朕想了想,礼部担子有点重,以后这宗室,交给宗人府管。”
“对了!”
“郑王朱厚烷,他可是朕的爷爷辈,与世宗皇帝平辈。”
朱厚烷紧忙站起来:“小王不敢!”
“这是事实,辈分在这里,改不掉。”
“郑王德高望重,朕想让他出任宗人府宗正令,把大明宗室这一摊子事,都给管起来。”
“你们怎么看,都说说……。”
徐学谟必须站起来,他是礼部尚书,他要不反对,管理宗室的权力,就被夺走。
“臣不赞同,大明的祖制,由礼部与地方管理宗室,臣的建议让各藩王赶紧回到藩地,避免天下大乱!!”
代王朱鼐铉站起来说:“敢问徐尚书,礼部和地方官管理宗室,管好了吗?”
徐学谟说:“礼部与地方,都用心在管,不知代王此话何意?”
“哼!敢问徐尚书,地方的禄米是否按时发放,发了多少,数目够不够,文官们的俸禄都是实发,听说各县、州、府还有常例银,每个县都有一千多两白银。”
“张口祖制,闭口祖制,咱大明的祖制,可有常例银?这些常例银,都进了谁的腰包?”
“大明祖制藩王不可过问朝政,臣申时行,想问圣上,代王朱鼐铉为何知道常例银?”
万历皇帝看着朱鼐铉。
意思让他继续辨。
“能做出来,就不要怕被说,按照祖制文官士绅还要缴纳赋税?敢问申先生,你们家按时缴纳赋税了吗?”
“咳咳…!”
万历皇帝放下茶杯,他看着众人说:“洪武二十二年大宗正院改名宗人府,永乐时期宗人府由勋贵掌管,后来宗人府归礼部管理。”
“祖制就是宗人府由宗室管,郑王朱厚烷德高望重,他出任宗人府宗正令,宗室都服。”
“这事就这么定了!”
“你们都赶紧出去,吵的朕头疼!”
“礼部还有各地赶紧与宗人府交接,今年宗室禄米由宗人府发放,历年拖欠赶紧补上,如果礼部和地方补不上。”
“海瑞。”
“臣在!”
“都察院管一下,礼部还有地方补不上的欠俸,上奏疏给朕,到时朕会派锦衣卫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到了养心殿,看到万历皇帝正在和藩王们说什么。
礼部尚书徐学谟给万历皇帝上过很多奏疏,不要让藩王离开藩地,不过都没用。
见众人到齐,朱翊钧说:“海瑞,你们有人见过,有人没见过。”
“朕准备让他接替徐炌,出任都察院左督御史,你们认为如何?”
海瑞站起来,看着众人,他的表情严肃,不苟言笑。
养心殿内安静异常,只有万历皇帝喝茶的声音。
众人都看向张居正,希望他出来阻止。
不过……
张居正不能阻止,已经提前说好,这时候被刺万历皇帝,他这辈子都不能回老家。
严清说:“汝贤为人刚正不阿,遇大事有大决,臣认为海瑞出任都察院左督御史很好!”
申时行在犹豫着,张居正不开口,今天又不是廷推,徐炌已经被罢免,如果海瑞出任都察院左督御史,恐怕又会掀起徐阶案。
他刚要开口阻止,就听到张居正说:
“刚峰出任都察院左督御史正为合适,臣支持!”
张居正、严清已经支持,又有万历皇帝看好,申时行知道自己再反对也无用,他还不是首辅,说话不管用。
申时行看了一眼张居正,他猜想,圣驾回京当天,万历皇帝似乎与张居正达成某种交易。
“好,这事就这么定了。”
“海瑞赶紧走马上任,把都察院的工作抓起来,首先都察院内部要考核,清查里面的贪污**之徒,知法犯法,决不轻饶!”
海瑞站起来,他此时的内心很激动,有一种飘零半生,得遇明主之感。
“臣……,海瑞,定当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恩。”朱翊钧点点头。
他看了看礼部尚书徐学谟,还有郑王,“咳咳…!”轻轻咳了咳,接着说:
“这大明宗室两万人,几乎与文官数量相当,这人多了,是有点不好管。”
“朕想了想,礼部担子有点重,以后这宗室,交给宗人府管。”
“对了!”
“郑王朱厚烷,他可是朕的爷爷辈,与世宗皇帝平辈。”
朱厚烷紧忙站起来:“小王不敢!”
“这是事实,辈分在这里,改不掉。”
“郑王德高望重,朕想让他出任宗人府宗正令,把大明宗室这一摊子事,都给管起来。”
“你们怎么看,都说说……。”
徐学谟必须站起来,他是礼部尚书,他要不反对,管理宗室的权力,就被夺走。
“臣不赞同,大明的祖制,由礼部与地方管理宗室,臣的建议让各藩王赶紧回到藩地,避免天下大乱!!”
代王朱鼐铉站起来说:“敢问徐尚书,礼部和地方官管理宗室,管好了吗?”
徐学谟说:“礼部与地方,都用心在管,不知代王此话何意?”
“哼!敢问徐尚书,地方的禄米是否按时发放,发了多少,数目够不够,文官们的俸禄都是实发,听说各县、州、府还有常例银,每个县都有一千多两白银。”
“张口祖制,闭口祖制,咱大明的祖制,可有常例银?这些常例银,都进了谁的腰包?”
“大明祖制藩王不可过问朝政,臣申时行,想问圣上,代王朱鼐铉为何知道常例银?”
万历皇帝看着朱鼐铉。
意思让他继续辨。
“能做出来,就不要怕被说,按照祖制文官士绅还要缴纳赋税?敢问申先生,你们家按时缴纳赋税了吗?”
“咳咳…!”
万历皇帝放下茶杯,他看着众人说:“洪武二十二年大宗正院改名宗人府,永乐时期宗人府由勋贵掌管,后来宗人府归礼部管理。”
“祖制就是宗人府由宗室管,郑王朱厚烷德高望重,他出任宗人府宗正令,宗室都服。”
“这事就这么定了!”
“你们都赶紧出去,吵的朕头疼!”
“礼部还有各地赶紧与宗人府交接,今年宗室禄米由宗人府发放,历年拖欠赶紧补上,如果礼部和地方补不上。”
“海瑞。”
“臣在!”
“都察院管一下,礼部还有地方补不上的欠俸,上奏疏给朕,到时朕会派锦衣卫抄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