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司法之论-第3/4页

加入书签
  “天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规则,这自然的法则就是最大的道理,囯法就是现在的《大明律》,之所以要修改,就是因为明初的《大明律》出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这人情,就是公俗与民情,要顺应民意,不是文官士大夫、士绅、商人、武将、勋贵,而是在田地里耕种的老百姓,他们就是民意,要顺应他们的民意,制定最新的《大明律》。”

  “朕的要求有几点。”

  “第一:以人为本。”

  “现在要做到人人平等,有些不可能。”

  “要做到尊重人,特别是百姓与劳作之人,大明的赋税大部分来自百姓,他们养着军队,也养着朝廷的官员,更养着朕以及宗室。”

  “不能做率兽食人之事,在很多百姓还饿肚子时,喂猫狗肉吃,这些猫狗吃的比人还好,那么读再多的圣贤书也没用。”

  “如李贽、如王世贞、如徐阶之人,就是利己者。”

  “如果想要利己,就去当商人,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士农工商,士排在前面,地位有了,要做到利他者。”

  “如海瑞查徐阶的家产,还给松江府百姓田地,就像朕这次南巡,借藩王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赈济山西灾民。”

  “依靠圣贤书,以及道德,不能再做到管理大明各地方,大明文官两万人,不道德的最少占一半。”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现在朝廷用儒家思想统一全大明,甚至要用到迷信的方法,可是现在还有人信君权神授吗?”

  “恐怕大明亡了,舍身殉国的文人官员不到两成,其余投降的投降,隐居的隐居。”

  “之所以把商人排在最后,就是商人逐利的本性,只有利,而无囯,可是现在大明官员家,多数经商,一面读着圣贤书,嘴里为国为民,君君臣臣,道德良心,恐怕多半自己都不信。”

  “这也是朕今天叫你们来的原因。”

  “要司法独立,要监察有效,官员代表着大明朝廷,也代表大明统治着地方。”

  “如果大明都察院都贪污**,那么天下还有官员不贪污吗?”

  “反而海瑞这样廉洁的官员,不贪污反而不合时宜,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如果大明所有官员都这样,大明亡了,就是天理,这就是朕要说的,天要灭大明。”

  “李贽自称心学门徒,可是你们所谓的心学,都不如阳明公,心学其他都无用。”

  “记住朕的话,心学唯一有用的,就是知行合一。”

  “天下最难的事,就是知道和做到,这也是知行合一的根本意思。”

  “希望你们不要拿着圣贤书,死记硬背,自诩才华横溢,只做自了汉,如李贽这样继续想充实内心,朕的建议:出家学禅宗,还省朝廷的俸禄。”

  “种一亩稻田,要比读再多的圣贤书都有用,一亩稻田可以产一石稻米,一个百姓可以吃几个月。”

  “有人说朕沉迷踢球,朕去踢球,赚了一千多两白银,捐给南京养济院八百两,还给南京很多老人发了粮食、布匹、药品。”

  “别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大明不缺任何学问,只缺实用的学问。”

  “有人说朕南巡铺张浪费,朕南巡没用各地一文钱,朕花自己内库的,朕南巡走一圈,能让百姓安心,让贪官污吏害怕,对大明有好处。”

  “是这个理吗?”

  耿定向说:“圣上所言甚是!”

  “圣上,聪明绝顶,海瑞钦佩万分。”

  这海老头也会夸奖人了。

  “小四,海老头年龄大了,找一副老花镜,给他试一试。”

  “告诉午膳,做一桌饭菜,四菜一汤,让他们在宫里吃,朕还有事。”

  万历皇帝站起来,刚走两步回头:“对了,你们四个跟着朕回京。”

  “陈矩告诉行人,传朕的口谕,叫王锡爵带着王焘贞见朕,搞的飞仙,八成要自己饿死。”

  “散了!”

  李贽面如死灰,刚才在御前,他被万历皇帝点着名说,难道自己真是利己主义者,自了汉?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