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第三大明-第2/3页

加入书签
  “宗人府重立后,以宗室取代大明初年的盐商,要把湖广、江南、河南、山东的粮食,运到山西、陕西、辽东等地边镇。”

  “陛下,我们这么做,这些盐商还有朝中的官员,是不是会强力抵抗?”

  肃王坐在椅子上,今天万历皇帝又在武英殿召集藩王。

  “盐的利润就这么多,咱们宗室拿一部分,盐商和官员利润就少一部分,如果这些利润都让官员盐商拿,那么大明亡了,这口黑锅,还要皇帝和宗室背。”

  “现在不折腾,以后想折腾都没机会。”

  “各地边镇还没出现唐朝时期的节度使,再过十几二十年,边镇就开始割据,只像朝廷要银子,仗一点都不打,将领除了贪财,什么都干不了。”

  “今天不瞒着你们,朕一直在想废除军户制,唐朝之所以出现安史之乱,本质还是府兵制崩溃,不得已才采用募兵制。”

  “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山西几个边镇,现在都是募兵制,这几个边镇花朝廷银子最多,蓟镇一年光白银就一百多万两。”

  “金山银山也不抗这么造。”

  “这里有一个逻辑,安史之乱就是唐朝的朝廷没钱,拿不出钱养边镇,这各地节度使都开始募兵,唐朝的朝廷养不起兵,各地节度使自负盈亏,最后的结果就是节度使越做越大,朝廷越来越虚弱。”

  “唐朝的府兵制本质和太祖时期的军户一样,打仗是兵,不大仗是农,这样能减少朝廷的支出。”

  “洪武、永乐时期还好,出现了逃兵,军户逃跑,跑到山里安顿下来。”

  “太祖时期把军户都安排在边镇,就是为了避免唐朝府兵的弊病,唐朝府兵外出打仗,他们的地在陕西或者河南,秋天出兵,来年三月能回来还行,回不来就荒废田地,有些府兵征战回来,地没了。”

  朱鼐铉哈哈大笑起来:“肯定被世家大族占了,这府兵出去打仗,为国家征战四方,回来地都没了,索性就成为逃户。”

  “对!”

  “世家大族一文钱的税都不交,这府兵越来越少,朝廷收入越来越少,募兵又募不起,这就出来了节度使。”

  “唐玄宗时期废除府兵制,就是因为府兵没人了,推行募兵制时,军队战斗力增加,打了几场胜仗,可是从开元时期军队开支几百万,到天宝时期过千万,这募兵就募不起了,为了减少朝廷开支,就让税收少的边镇节度使,自己招募兵,税收也交给节度使。”

  “安禄山和史思明在河北以及北边,可是被称为圣人的。”

  “更为严重的,就是上层被关陇集团把持,从唐高宗时期河北等地的世家,就不参加科举了,唐朝科举就是样子货,大部分录取关陇集团的人。”

  “既然朝廷被关陇集团把持,你们愿怎么玩就怎么玩。”

  “底层以及其他地区的世家,上升阶梯被堵住,安禄山和史思明这里的人才,都是在长安郁郁不得志的人。”

  “就算没有安禄山和史思明,也有王禄山和赵思明,安史之乱一定会爆发,所为的开元盛世,就像一朵注定要凋零的花。”

  “此时的大明,就像唐玄宗时期的盛世,江南这里的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要比唐朝时期繁华多,也比唐朝**多,历史会记录万历中兴,或者万历盛世,可是这真的是盛世吗?”

  “代王、晋王、沈王,你们都是山西的,秦王、肃王、庆王你们都是西北的。”

  “此时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与唐朝开元时期的河北以及河北北方,有什么区别?”

  众位藩王沉默不语,他们都知道自己藩地的百姓如何生活,大明的江南与山西、陕西几乎就是两个世界。

  盛世,它真的是盛世吗?

  盛世不是什么好事,秦朝末年是盛世,人口五千万左右。

  西汉平帝时期人口将近六千万人口。

  东汉桓帝时期五千六百万人口。

  隋炀帝大业时期四千六百万人口。

  这些朝代不是爆发流民起义,就是爆发世家反抗朝廷。

  史书上的太平治世,人口很少,贞观之治人口才一千两百万。

  大明户籍上的人口六千多万,可是当江南一看,万历八年,大明人口最少一亿五千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