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1声叹息

加入书签


老头也认出了大志:“他们把我推进车里,美其名曰带我去看夜景,却把车窗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汽车开了很长时间,也搞不清楚到了哪里,突然车门打开,把我扔下车。幸好我口袋里还有一点钱,可以坐上出租车,但是到了家,楼房已经拆了一多半,我要是跟别人说这件事,一定以为是我老糊涂神志不清楚,可我的家就真的没有了,让我如何接受?”

“接受不了先去儿女亲戚家住下来慢慢接受,你坐在这里更难接受。”大志把衣领往上拉一拉,毕竟已经立秋,有了一丝寒意。

老人摊开双手,毫无办法的可怜相。

“终生未娶?孤寡老人?”大志吐不出象牙。

“老伴和大女儿一家住在墨尔本,二女儿一家在奥克兰,小儿子在加州。”老头语速很慢,确实远水解不了近渴。

大志提高了嗓门,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更加嘹亮:“你家条件这么好,早早搬家不就没有这些事了?”

老头有些委屈:“我就是舍不得离开,想多待上几天,读一读这些年的日记,想一想一路走过的往事,和左邻右舍合个影,把他们一家一家都送走,我最后和这老楼说一声再见。”

大志不屑地笑一笑:“这破房子有什么舍不得?”

“话可不是这么说,房子虽破,但住了一辈子,这'破'中有一份感情,结婚、生儿育女、孩子们考上大学、读硕读博、老伴手术后康复、我评上先进工作者,都和这老房子息息相关。”

大志觉得越来越冷,不想再费唾沫耽误工夫,冲老头挥挥手,转身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又忍不住回头看一眼,看到老头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但是腿吃不住力,又坐到地上,老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静夜中的这一声叹息,大志听得格外清晰,他想起了父亲。当年,也是这样一个略有寒意的夜晚,大志背着父亲往医院跑,父亲一生刚强,但那天他听到了父亲的一声叹息,那一刻父亲一定是太疼了。

这叹息声怎么那么像那晚父亲的叹息?大志又走回到老头面前。

老头说:“刚才被他们推下车时,我的腿碰了一下,现在越来越疼。小伙子,你帮一帮我,把我送到一个旅店去。”

大志看着老头足足犹豫了一分钟,最终还是把“你自己坐到天亮吧”咽了回去,说出口的是:算我倒霉,你一个人在这,冻死了都没人知道,你还挺乐观还要去旅店,我还是把你送到医院去吧。

老头受伤的部位已经肿了起来,一触即痛,确实是走不了路了,大志只好把他背起来。

大志的那个大肚子,自己弯腰都困难,再背上一个人,不仅样子滑稽而且非常辛苦。

老头趴在他背上,心里过意不去,一个劲地说感谢的话。

大志并不领情:“你要再唠唠叨叨,我歪一下肩膀,把你扔到地上。”

老头不敢说话了,大志却开始自言自语:“那时我爹经常说一句话,说金子银子买不回从前的日子,现在我才明白这个道理,要是能回到从前,让我再背着爹去一次医院,那该多好啊,我就不是孤儿,我就是有爹疼的孩子。”

老头抬头看看天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爹脾气不好,但在工厂里是技术骨干,手艺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敢和领导对着吼!领导拍桌子,我爹也拍桌子。领导站到椅子上居高临下指着我爹吼,

我爹踩着椅子再站到桌子上指着领导吼。我爹敢这样可不是因为计划经济时国营单位不能轻易开除人,而是我爹一甩手别人就玩不转那些设备。后来他们厂从美国引进了一套流水线,像供着大爷一样供着美国专家,不仅车接车送,还安排住进最好的酒店。这位美国专家站在车间里说,你们中国人想一百天独立操作这套设备,我看一千天也不可能。翻译也是好心,故意翻译成只要大家认真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目标。工人们正要鼓掌,我爹站出来说,他虽然是外国人,但也属于人类,嘴上说的话和脸上的表情应该是统一的,他如果是说这样的话不可能是刚才那副德行。翻译只好讲出实话,我爹扭头就回家了,把棉被、洗漱用品放在床单上,裹成个包袱背到厂里,白天夜里连轴转地钻研技术,将近一个月没回家没脱衣服睡过觉。快到三个月的时候,我爹带领中方人员独立操作流水线,从初始设置到产出成品,一气呵成通过验收,各项数据全部达标。厂里召开庆功会,我爹却背着包袱回家了。主任跑到家里来求他,厂长、局领导、美国专家都出席,你好歹去讲个话啊!我爹给主任面子回到厂里,人家把大红花戴在他胸前,他拉着翻译走到美国专家面前,拿着麦克风问美国人,中国工人行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