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梅坐在报社会客茶室的沙发上,一半是喜一半是忧。喜的是大厅公告栏张贴的红色喜报上有她的名字,她现在已经是报社的正式职工了,一上午祝贺的电话、短信络绎不绝,也有当面要她请客的。忧的是领导肯定她工作成绩、良好表现后那句语重心长的话------也一定要好好感谢李副总啊!这次华耀集团把在晨报的广告叫停,费用全部转到我们报社,广告投放额度比去年翻了一番。
就在刚刚,李晓辉已经迫不及待地打来电话,那种自命不凡、洋洋得意、不容置疑的口气:怎么样?这次知道我的能量有多大了吧?明天晚上八点,星光歌厅,不见不散,好好谢谢我吧!
柳梅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要准备一点有特色的礼品,去和李晓辉见个面,诚恳地表示一下谢意,但到此为止,今后不会和这位花花公子再有接触,而且一定要让陈海新陪自己一起去。
柳梅给陈海新打电话,简明扼要地说了这件事情,陈海新说一定陪柳梅去。
这时候的陈海新也处于深深的焦虑之中,他面前的白纸上写着几个人的名字,勾勾画画、圈圈点点,分析揣摩了很长时间。其中的两个人,陈海新觉得可以排除在外,基本不会入围此次赴美国学习的最终名单。而另外三位同事的资历、水平又是目前陈海新所无法比拟的。剩下的算上他一共五个人只还有两个名额。陈海新在纸上写了六个字:有机会,无把握。
陈海新想到的能够帮上忙的人只有汪坤,可是已经很久没和她联系了。汪坤是陈海新大学同学,班上所有人都知道汪坤喜欢陈海新。虽说“女追男,隔层纸”,但是陈海新一直装糊涂。一是因为从穷乡僻壤考进大学不容易,要加倍珍惜学习的时间,再是确实没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汪坤的父亲是这座城市医疗卫生系统的高官,如果他肯帮忙说句话,再加上本身已经入围大名单,那么美国之行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但是当年装糊涂装得维妙维肖,现在打电话确实是难以启齿。最终陈海新发了一条试探的短信,可是等了一个多小时,人家也没有回复,就去洗了个澡,五味杂陈地回宿舍了。
第二天晚上,柳梅带上前几日父亲老朋友捎来的家乡土特产,走出家门。柳梅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父亲是红专研磨厂的老工人,母亲已经退休。他们看到女儿的好生活,都是甜在心里,追出去一再叮嘱柳梅要好好感谢贵人。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一个让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每想起都痛苦不堪的夜晚。
李晓辉早早就到了,而陈海新却还没有来,柳梅只好先跟着李晓辉进了歌厅。
豪华包间里,土特产被李晓辉漫不经心地扔到沙发下面。他唱起“偏偏喜欢你”,跟踩了鸡脖子似的,柳梅尽可能不把反感写在脸上,心里却在想原唱如果健在,听到他这样糟蹋这首歌,不知会作何感想。
柳梅如坐针毡,一直在躲闪。躲闪着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刻意为之的亲昵举止,躲闪着色迷迷上下打量的目光,躲闪着略带黄色的低俗笑话。但是有一样确实难以躲闪,那就是李晓辉频频递过来的红酒,柳梅只好喝了一点,她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应付。这是她今晚的第一个失误,她不知道,今天的红酒可不同于以往朋友聚餐或者妈妈生日时喝过的酒,是很有些劲道的,她不一会儿就觉得有些头晕。
柳梅赶忙给陈海新发了条短信:星光歌厅405房间,
快一点。
其实一个多小时前陈海新就已经坐在了星光歌厅对面的“肯德基”里,但是汪坤发来了短信,约他到悦滨路上的咖啡店坐坐,陈海新又急忙坐上出租车赶过去。
现在陈海新看着柳梅的短信,但是对面汪坤正把手机调成免提,能听到汪坤父亲在说:我女儿的同学当然优秀了,宝贝女儿,你说说,从小到大爸爸有哪件事情没有满足你的要求啊?你来说说?
挂断电话后,陈海新说:“谢谢你,汪坤。”
“你的驾照考过了吗?”汪坤问陈海新。
“已经过了。”陈海新喝口咖啡,“我的驾驶水平应该不比那些老司机差。”
“走,看看我的新车,你试试手。”汪坤带着陈海新出了咖啡店,来到马路对面的停车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