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十几分钟,袁绍还是没有来,何苗起身在厅中转了转,走到主位时,他看到几封帛书摆在桌面上,就不经意的瞟了两眼。
“使有司捕中官亲属、抄其家财,尽数送至京中。”
几封帛书内容并无差别,无非就是郡县名有所不同,盖的印章很清楚,红漆的四个大字——“大将军进”
中官指宦官,这是要抄家灭族呀!何苗把翻开的帛书整理成原样,又回到自己的座中,紧接着,一位面容姣好的佩剑男子走入厅门。
“袁本初见过车骑将军。”
袁绍见完礼,微鞠了一躬,何苗也从座中站起回了一礼。
“听闻车骑遇刺,不知贼人是否找到了?”袁绍回到主位落座,看样子也没发现公文被动过。
“河南尹已派人到过府中,相信不久会有结果。”何苗接收了脑海中的记忆,自然地回答道。
“王子师明察秋毫,自然会给车骑一个交代,只是不知车骑是否派人去通知过大将军了。”说话间,袁绍向侧面拱拱手。
“未曾。”
“那还请车骑知会大将军一声才好,车骑的安危乃家国大事,还是得有信得过的人手保护才能让朝廷安心。可惜我这司隶校尉有名无实,不然这给车骑调兵护卫的人情就是下官来送了。”
二人的此后的交谈多是家长里短,偶尔插两句外州奇闻,这其中多数都是由袁绍起头,何苗只是应声附和两句。
一是何苗也不知能聊什么,本尊生长在屠户之家,对世家大族的日常不甚明了,他自己虽然带着两千多年的记忆,却也一时不敢暴露什么。
二是袁绍此人着实健谈,风度翩翩,何苗与之交流时,不经意间就会进入他的节奏。即便袁绍只是庶子,但名门所生,无论是文采还是学识都不愧他的身份。
交谈了许久,袁绍亲自送何苗出符,临别前还告知何苗,大将军近日在都亭练兵。
···
都亭,背靠北邙山,俯瞰着东都洛阳和伊洛两河,黄巾之乱时,灵帝让时任河南尹的大舅子何进来此宫室,屯练羽林禁卫,这也让何进开始掌握住真正的权力。
正值饭点,在宫室与将佐休憩的何进得知自己的兄弟来访后,让侍者招呼飨食,又让偏将吴匡出门,把何苗迎入堂中。
紧挨着何进的客座已被腾出,何苗到了后就直接入座。他一整天都在防备着刺客,进入了屯驻军士的宫室后,心中终于能暂时放下这块石头,肚子也感觉到有些饿了。
看着何进与其他将军都在用膳,何苗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开始进食,虽然这些食物谈不上多香多有滋味,但肚子饿的时候,吃什么都能尝出香甜。
用完餐后众将告辞,只留下何进和何苗二人在堂中。何进示意侍者离开后,主动开口说道:“我知晓你今日来此要说什么,你不必再劝,也不必帮那些宦官说什么好话。
你收的那些金帛财货,还有房产地契也不需要你还回去,你就心安理得地收下。”
何苗拱手回答道:“阿兄,昨日张让的确来府中见了我,他还带了太后的旨意。”
“妇道人家,嫁出去的女人就是泼出去的水,进了皇宫就不认自己娘家了。”何进冷哼了一声,久居高位的威严让何苗感受到一丝压迫。
见何进并不在意自家妹妹说了何话,而自己也不清楚何进和宦官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何苗索性不想着为宦官说好话,而是打算在另一方向发力。何苗虽然没有熟读过历史,却也知道东汉末年的宦官不算什么好货色。
“阿兄,弟弟今日来不是为那些阉宦说话,而是想劝兄长收回召董卓等人入京的成命。”何苗不知道何进具体在什么时间离开的历史舞台,但在他之后,掌权的一定是董卓。
“哦?为何?”何进倒想听听从不关心政治的弟弟有何高论。
“兄长贵为大将军、太后之兄,天子又尚且年幼,如今朝中诏命皆由兄长所出。兄长又掌握京师兵权,为何要召董卓等八路人马入京呢?
其余人等尚且不谈,可董卓此人雄踞西凉,手下兵马数万计,若他入京,朝堂之上就不一定是由兄长说了算了。
而且我还听闻,董卓此人乃袁隗举荐,其人进京必不可能听从兄长调遣,此外东郡乔瑁为袁氏爪牙,并州刺史丁原为董卓故吏,其余人等不胜枚举,兄长不可不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使有司捕中官亲属、抄其家财,尽数送至京中。”
几封帛书内容并无差别,无非就是郡县名有所不同,盖的印章很清楚,红漆的四个大字——“大将军进”
中官指宦官,这是要抄家灭族呀!何苗把翻开的帛书整理成原样,又回到自己的座中,紧接着,一位面容姣好的佩剑男子走入厅门。
“袁本初见过车骑将军。”
袁绍见完礼,微鞠了一躬,何苗也从座中站起回了一礼。
“听闻车骑遇刺,不知贼人是否找到了?”袁绍回到主位落座,看样子也没发现公文被动过。
“河南尹已派人到过府中,相信不久会有结果。”何苗接收了脑海中的记忆,自然地回答道。
“王子师明察秋毫,自然会给车骑一个交代,只是不知车骑是否派人去通知过大将军了。”说话间,袁绍向侧面拱拱手。
“未曾。”
“那还请车骑知会大将军一声才好,车骑的安危乃家国大事,还是得有信得过的人手保护才能让朝廷安心。可惜我这司隶校尉有名无实,不然这给车骑调兵护卫的人情就是下官来送了。”
二人的此后的交谈多是家长里短,偶尔插两句外州奇闻,这其中多数都是由袁绍起头,何苗只是应声附和两句。
一是何苗也不知能聊什么,本尊生长在屠户之家,对世家大族的日常不甚明了,他自己虽然带着两千多年的记忆,却也一时不敢暴露什么。
二是袁绍此人着实健谈,风度翩翩,何苗与之交流时,不经意间就会进入他的节奏。即便袁绍只是庶子,但名门所生,无论是文采还是学识都不愧他的身份。
交谈了许久,袁绍亲自送何苗出符,临别前还告知何苗,大将军近日在都亭练兵。
···
都亭,背靠北邙山,俯瞰着东都洛阳和伊洛两河,黄巾之乱时,灵帝让时任河南尹的大舅子何进来此宫室,屯练羽林禁卫,这也让何进开始掌握住真正的权力。
正值饭点,在宫室与将佐休憩的何进得知自己的兄弟来访后,让侍者招呼飨食,又让偏将吴匡出门,把何苗迎入堂中。
紧挨着何进的客座已被腾出,何苗到了后就直接入座。他一整天都在防备着刺客,进入了屯驻军士的宫室后,心中终于能暂时放下这块石头,肚子也感觉到有些饿了。
看着何进与其他将军都在用膳,何苗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开始进食,虽然这些食物谈不上多香多有滋味,但肚子饿的时候,吃什么都能尝出香甜。
用完餐后众将告辞,只留下何进和何苗二人在堂中。何进示意侍者离开后,主动开口说道:“我知晓你今日来此要说什么,你不必再劝,也不必帮那些宦官说什么好话。
你收的那些金帛财货,还有房产地契也不需要你还回去,你就心安理得地收下。”
何苗拱手回答道:“阿兄,昨日张让的确来府中见了我,他还带了太后的旨意。”
“妇道人家,嫁出去的女人就是泼出去的水,进了皇宫就不认自己娘家了。”何进冷哼了一声,久居高位的威严让何苗感受到一丝压迫。
见何进并不在意自家妹妹说了何话,而自己也不清楚何进和宦官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何苗索性不想着为宦官说好话,而是打算在另一方向发力。何苗虽然没有熟读过历史,却也知道东汉末年的宦官不算什么好货色。
“阿兄,弟弟今日来不是为那些阉宦说话,而是想劝兄长收回召董卓等人入京的成命。”何苗不知道何进具体在什么时间离开的历史舞台,但在他之后,掌权的一定是董卓。
“哦?为何?”何进倒想听听从不关心政治的弟弟有何高论。
“兄长贵为大将军、太后之兄,天子又尚且年幼,如今朝中诏命皆由兄长所出。兄长又掌握京师兵权,为何要召董卓等八路人马入京呢?
其余人等尚且不谈,可董卓此人雄踞西凉,手下兵马数万计,若他入京,朝堂之上就不一定是由兄长说了算了。
而且我还听闻,董卓此人乃袁隗举荐,其人进京必不可能听从兄长调遣,此外东郡乔瑁为袁氏爪牙,并州刺史丁原为董卓故吏,其余人等不胜枚举,兄长不可不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