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二-第2/2页

加入书签
起初学习的西式练兵之法是英国兵操,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英国当时是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其兵操之法也代表着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并且英国愿意教演中国兵丁,所需教演费用,“每月仅需银二百余两,尚属易办,这对当时财政状况极度紧张的清政府而言,也是其优先考虑的一个因素,在以后的操练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随后,福建、江苏、湖北等省也都纷纷聘请洋人,采用西法练兵,并由英国而拓宽至法国。随后法国在训练中**队上与英国展开了竞争。)练兵。

练就的新式陆军在接下来的实战中显示出效果。

1864年,清朝下辖的XJ各地相继发动反清起义。1865年,阿古柏率军进入XJ,趁乱占据整个回疆,建立****的哲德沙尔汗国。1867年,废除哲德沙尔汗国,改为毕杜勒特汗国,自封埃米尔。阿古柏是乌兹别克人,原名穆罕默德·雅霍甫,被称为“中亚屠夫“。阿古柏政权入侵XJ12年,依仗屠刀对XJ各族人民进行野蛮的血腥统治。俄国侵占伊犁,在暗中支持阿古柏。

当时的清廷面对阿古柏的叛乱,形成两个派别,一是主和派,当时正处于风雨摇摆之际,西北已经沙俄的市里范围,贸然出兵,极有可能失败:一是主战派,以左宗棠为主,认为XJ对于华夏至关重要,是连接中亚的枢纽,必须夺回来。

经过一系列出枪舌战,最终主战派胜出,左宗棠成为最高军事指挥,为表决心——“抬棺出征”,不收复XJ,以死谢罪。若晚清时期没有左宗棠,现在去XJ旅游就需要护照了,华夏也会缺少大片领土。

在军事战略上,左宗棠提出要“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先北后南“,即先安定北疆(但不急取伊犁,被沙俄侵占,无力),再进军南疆。进军XJ重点在打垮阿古柏,而阿古柏的势力主要在达坂城、托克逊、TLF一线,其在北疆势力比较薄弱,进军困难较小;同时,位于北疆的WLMQ有重要政治意义。从地理区位上讲,收复北疆,也可为进一步收复伊犁创造必要条件。

“缓进急战“中的“缓进“,就是积极治军。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减少冗员,增强军队战斗力。即使是自己的主力湘军,也剔除空额,汰弱留强。他还规定,凡是不愿出关西征的,一律给资,遣送回籍,不加勉强。至出关时,左宗棠指挥的西征军有刘锦棠所部湘军25个营(后迭增至32营),张曜所部嵩武军14个营和徐占彪所部蜀军5个营,金顺的部队整编为40营,加上担任防守任务的清军,共有马、步、炮军150余营,兵力总数约7、8万。但真正开往前线作战的只有50余营,2万多人。

“急战“,就是考虑国库空虚,以及西北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为了紧缩军费开支,大军一旦出发,必须速战速决,力争在一年半左右获取全胜尽早收兵。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