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心愧疚私放敌将
王维很快办完了公事,在陇头关上吃了晚饭。关防长官热情招待,王维二人吃得很尽兴。饭后,王维让关防长官忙自己的事,自己和崔三随便走走,透透气。关防长官爽快的答应了。
一轮明月朗照着大漠雄关,月如玉盘,沙如雪。整个边关静悄悄的,只有清风徐徐而来。二人登上关,看到那太白星特别地明亮。
“你看那太白星,今天这么亮。”王维指着它对崔三说。
“是啊!我听说‘月是故乡明’,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王维不语。
这时,不知哪座关楼里传来苍凉的羌笛声。那声音悠长悲壮,吹的正是《折柳曲》,牵动着王维的心。
“崔三,听着笛声,真是让人情绪低沉。”王维道。
“在这寂静的夜里,听这样的曲子,我真是很想家啊!”
“是啊,你想这些守关的将士又是什么心情呢?”
“肯定也是想家啊!可是王命在身,身不由己啊!”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吟完诗,王维黯然神伤。
“功业未建,远离故土,这正是我等的悲哀。”崔三喃喃地说。
王维并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但是我们毕竟还年轻,跟着崔大帅迟早要有出息的。昨天家叔告诉我,不久就将我从北庭都护府调来,我们还是很有希望的。”
“那样更好,我们能在一起共事了。有知心朋友,喝几壶老酒,同欢共乐,不也是件乐事?”王维听到崔三要来,顿时高兴起来。
这时,关楼上响起了打更的声音,夜已经深了,王维二人下了楼,到馆舍歇息了。
第二日,王维二人便离开了陇头关。陇头关虽在大漠,可是有一条金水河流经这里,河水两岸也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几个牧人正在河边放羊。虽是战争期间,在这里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王维心里也十分欣慰。
走到陇头关西部,又见一支军队急驶而去。那带兵的长官正是左营的一名小将,王维见过他。
“小将军哪里去?”王维走近了问道。
“啊,是王判官大人。前方传来紧急军情,吐蕃人进攻酒泉,大帅府派我们去增援。”那小将军说道。
“哦,那祝你们旗开得胜,早奏凯歌。”王维道。
“多谢王判官,末将告辞了。”那小将军扬起马鞭便赶上去。
“自从和吐蕃开战以来,这样的情形是经常见到。”王维对崔三说。
“我们北庭也时常受到吐蕃骚扰,大战没有,小战不断。”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炊烟。”
办完公事,崔三就要离开了。崔希逸和崔三叔侄难免叙谈亲情,挽留一番。王维专门在长亭上置办了酒席,携源远来送行。
“崔大哥,此去还有上千里的行程,你路上要照顾好自己啊!”王维关心地说。
“一定。”
“我先给崔兄倒一杯酒,祝你一路顺风。”源远笑着将酒杯递给崔三。
“多谢源长史。你们也要好好供职,等我回来,我们在一起喝酒。”
“当然,小弟翘首以待!”
“哈哈…那是当然。”
“千里送君,终有一别。这里是三十两银子,是我和源大哥的心意,你带去。”王维从兜里掏出银子。
“哎,银子就不用了,昨天家叔给了我五十两,足够用了。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还是留着以后我回来喝酒吧!”崔三推辞道。
“这个袍子你拿着吧!过天山挺冷的。”源远拿着一件袍子,对崔三说。
“多谢了。”
“你看看,源长史就是通情达理的,我就没想到。我没办的事源大哥办了,我就做一件源大哥没做的事。那我就送一首诗给你吧!”
“这个好!一路上读着你的诗,心里就不孤单了。”
“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鲁连功未报,且末蹈沧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