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朱家父子,八百个心眼-第2/3页

加入书签
    宋怿楞了楞,倒也在他意料之中。

    缓缓推开了吕鸿朗,平静的说道:“我与信国公素未相识,找我何事,令孙的事情,我也很惋惜。”

    “但此事与我没关系,我昨晚可是在酒楼喝了一宿,旁人都能作证。”

    汤和却是看着眼前滑头的宋怿,讪笑道:“你我不相识,没关系,你认识他就行。”

    随后一把将身后的汤昱喊了过来。

    宋怿心里是咯噔了一下,汤昱怎么会在这,锦衣卫不会被端了吧?

    椿哥儿呢?出来救救我啊。

    ……

    东宫。

    刚照料完老朱的朱标,一脸无奈的瘫坐在了椅子上,心力憔悴,配合老朱演戏可太累了。

    “父王的戏,越来越差了。”朱标无奈摇头道。

    他表面不戳破,但心里却是明白了,朱元璋此番的意图。

    “父王到底何意,竟还要瞒着我,凤阳府又是何故?”朱标一脸疑惑的喃喃自语道。

    可朱元璋不主动说,他也便只能装不知情。

    自家父亲他还是熟悉,瞎掺和,只会惹得他恼怒。

    “不过今日这早朝,倒有些意思。”

    朱标顿了顿,想起些什么,又是继续说道:“凤阳府,椿弟可还在那呢。”

    那写文书的人,可不是什么善茬。

    缓缓起身,招来了近侍,问道:“近日,可曾听闻凤阳府,有何异事。”

    近侍思索了一番,喃喃说道:“禀殿下,倒听说冒出一种盐,叫精盐,说是比贡盐品相不相上下。”

    “微臣觉得,多半是夸大其词,顶多也就同上好的青盐罢了。”

    朱标摇了摇头,心想,利益之争吗?

    不太可能。

    信国公那人,要是在乎钱财这般身外之物,便不会主动告老了。

    为了点钱,也不至于。

    转过头,微微颔首道:“还有吗,近一点的?”

    那近侍苦苦思索了一番,突然眼睛一亮,貌似想到了些什么重要的事。

    突然用着近乎谄媚的语气说道:“禀殿下,确有一事,今日才听闻,凤阳貌似出了位大才子,想必殿下定会喜欢。”

    “如何有才?”这倒引起了朱标几分兴趣,急忙问道。

    “禀殿下,臣得知是个大诗才,其有一诗可比肩唐宋,说文曲星下凡,也不为过。”

    这番话,更是引起了朱标的兴趣,好奇的凑近,问道:“何诗?念来听听。”

    那近侍谨慎的问道:“陛下,那我便口述了。”

    见没回应,便朗声念了起来: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朱标听到一半,本来半靠着的身体,一下子坐直了起来。

    念到后两句时,更是浑身一震,看向近侍的目光,变得极为震撼,甚至极度的不可思议。

    “好,好诗!取来纸笔,来誊一遍。”朱标语气激动的说道。

    片刻后,又不禁问道:“这诗为何名,何人所作。”

    那近侍是淡然一笑,接着毕恭毕敬的将誊好的诗,双手递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