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殿试风波(三)

加入书签


  跪在地上,只感觉过的好慢,半天上首才传来一个威严、低沉、沧桑的声音“众卿平身吧”

  “谢陛下恩典。”再次行礼后,众人这才起身。起身后规规矩矩的站在原地,绝对不能抬头直视陛下,尤其是站在最前面的盛长栒。目不斜视的眼神,依然落在脚下前方三步的地方。

  “众卿都是我朝栋梁,我观众卿皆是相貌、气度不凡的饱学之士。今日殿试,我便按照以往惯例,出策问十则,尔等一一作答。半个时辰为限,取优者选出三甲,依次定名。”上首的官家大手一挥,后边的内仕们鱼贯而出。

  只见内仕低头,捧着笔墨纸砚的有之,拿着坐垫矮桌的有之。个个有条不紊的,很快就一一摆放整齐。

  众士子躬身行礼,依次入座。跪坐好后,陛下身边的贴身内侍,领着另外两个内侍官,手捧一叠黄色卷轴。每个桌一个,想来这便是殿试的试题了。

  内侍点香计时,殿内众人急忙打开,审题作答。

  盛长栒打开卷轴,只见上书,一问:戊不学孙吴,丁诘之,曰顾方略如何尔。

  二问:丙为令长,无治声,丁言其非百里才。壬曰君子不器,岂以小大为异哉。

  三问:私有甲弩,乃首云止槊一张,重轻不同,若为科处。……

  ……

  这些题目都是相当接地气的,考验士子为官后处理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的是具体的行政能力。

  思忖片刻便有了答案,提笔开始作答: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

  一题答曰:孙吴知令,方略唯术、仗术顾略,故小子先唯术而后顾略……

  二题答曰:君子不器、非君子无方、先声达人,方以夺人、无声则无威、无威亦无德,则令障焉!丁言实也!……

  三题答曰:取千金为寇,一文岂不为盗耳……

  ……

  十题答曰:敕许充侍、以观其行、令许做行、以观其思。行思有悔、自惭有渐。可免死乎!

  ……

  洋洋洒洒,堪堪半个时辰这才放笔。

  左右看看发现他人还在作答,有的还在思忖。

  这时候内侍官高唱“时辰到,闭”

  众人纷纷放笔,内侍官将考卷一一收回。先传阅内阁几位首辅大臣,其中就有段小侯爷的父亲。

  众人站起,立于殿中,等待陛下与各位大臣评判。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各位大臣似乎有了决断。将一个折子加试卷递给内侍官,内侍官捧着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看了折子,又把所有试卷过了一遍,对着几个大臣问了几个问题,拿起笔写了什么,这才又挑出了几份试卷单独摆放。

  放下试卷后,将折子递给给了内侍官。然后一个眼神,内侍官心领神会。小心翼翼的接过,看了起来,随后立马高声唱到。

  “新科进士唱名者觐见”内侍官停顿一下继续高声唱道“嘉佑六年,壬寅科一甲头名盛长栒,小字致远。祖籍扬州府宥阳县,曾祖太公、祖探花,父竑朝奉大夫。觐见”

  内侍官停顿,盛长栒立马行大礼,三跪九拜之后,这才躬身说道“臣盛长栒见过陛下”

  盛长栒躬身行礼的时候,只见上首的皇帝又拿起了他的试卷,仔细看了起来。

  只见上首官家忍不住频频点头,“小小年纪字写的倒是不错,自成一派。文章也好,风骨词汇俱佳。不错!不错!”放下试卷盯着盛长栒“模样倒也俊秀,比你祖父更甚。”

  “陛下过奖”盛长栒谦卑有礼,不卑不亢的躬身道。

  “朕对你祖父还有印象,他是天禧年间的探花。那年朕刚被立为太子。先皇也曾夸赞他容貌与文采俱佳,乃是栋梁之才。”

  “你父亲也是进士出身,朕对你也有所耳闻,都说你是我朝文曲星下凡。小小年纪就了不得,有了小三元的美名。后来接连中试,成了解元郎君。今年你会试的卷子朕也阅过,文章华丽之余,还能句句言名要害。看的朕都热血沸腾,还直指朕当政的弊端,仁慈有余军力孱弱。文章词句之间,大有复我河山之意。朕看后和众位臣工都非常满意,钦点会元一甲头名。观你的文章可见其志高远,你可曾学过兵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